美文网首页
移动端消息发布功能分析 QQ说说vs新浪微博vs微信朋友圈

移动端消息发布功能分析 QQ说说vs新浪微博vs微信朋友圈

作者: 小河馬forget | 来源:发表于2019-08-08 14:53 被阅读0次

题目背景

随着国内互联网的发展、产品同质化严重,越来越多的产品选择加入了社交功能,试图以此增强用户粘性。

作为一名小众社交产品的产品经理,你认为社交产品最核心的功能之一便是个人内容分享——如何借助产品功能和运营机制,鼓励用户高频、低成本地沉淀UGC、以适当方式展示到timeline、并引发用户间互动、最终形成关系链的巩固完善……如果能搭建起完善的内容互动机制(生态),这势必会形成产品的亮点与核心竞争力(壁垒)。

这一切的起点,来源于「内容发布」。为此,你准备研究一些成熟产品是如何处理这一动作的。


三个产品:

1.QQ——QQ动态:

QQ中用于发表动态的功能(文字、图片、视频)

版本:ios v7.8.2.435

2.微信——微信朋友圈:

微信中用于分享自己状态的功能(纯文字与图片/视频不同页面)

版本:ios 6.7.3

3.微博——新浪微博:

微博:用于媒体资讯的平台,更多的用于发现热点事件等

版本:ios 8.12.2

三个产品发布内容的功能设计对比:

QQ动态、微信朋友圈、新浪微博,发布纯文字消息截图:

QQ动态、微信朋友圈、新浪微博,发布图文消息截图:

产品视角功能分类:

差异比较:

1.输入问题:QQ动态与微博可选择的内容设置更多,尤其是微博的话题性标签,微信输入文字功能较少。

2.添加图片/视频:QQ动态与微博支持图片编辑,微信不支持;QQ动态可添加配图、gif动图等,微博可创建商品、话题等更具有媒体互动性。

3.内容设置:微博展示在首页,好友或非好友都可以查看,QQ动态较微博稍微私密,朋友圈仅只有好友可见;传播方面,微博可转发、出现在相应的标签话题内,QQ动态可转发到QQ空间中,微信不可转发,转播度最低。

功能差异化分析:

1.用户-场景-需求 :

分析:

QQ动态:

年龄差异化大,追求个性、怀旧两类。针对95后提供了很多表情、动画等等;80后主要可以浏览时间段内的记录,用户回忆。

微信朋友圈:

为有手机号关联的情况,工作话的用户也相对较多,场景较为简洁,不像QQ动态那么多个性化内容;同时,隐私也很重要,所以有仅对某些好友可见的功能。

新浪微博:

更偏向娱乐化,即时性显得异常重要,热搜、话题性等等。资讯发布平台对于发布内容的多样性也有需求,所以添加购物、话题等等功能

功能与「前」「后」之间影响:

前(进入/触发功能的方式/路径):

1.QQ动态:

2.微信朋友圈:

3.新浪微博:

后(发布后内容展示时的周边环境):

1.QQ动态:

发布后展示在QQ空间好友动态页面,可与发布者互动。互动内容均能看到;发布内容可转载,二次传播渠道好。

2.微信朋友圈:

发布后展示在朋友圈页面,看到动态者可与发布者产生互动,有共同好友也可看到;发布内容无法转载、分享

3.新浪微博:

发布后展示在主页面,看到动态者可与发布者产生互动,互动所有用户可见;内容可被转载、推荐,多渠道扩散;发布者可推广自己的内容。

对比结论:

1.QQ动态:

依赖于QQ这个产品上,开放性较大,熟人、陌生人均可以;发布内容多种多样(表情、滤镜等等),较为有趣,为年轻人追求个性提供了条件;回忆性用户,可以清晰的看到自己成长的轨迹,依赖于这个功能区记录回忆。

2.微信朋友圈:

依赖于微信社交,用户受众广,覆盖人群较多;开放性范围少,注重隐私,主打熟人社交;页面简洁为主,更针对白领、老人用户群体的体验。

3.新浪微博:

微博的方向主要就是内容生产,所以在内容上有更多的标签机内容,具有媒体传播属性;用户群体也较为多元化,开放性大,全网用户可见,根据不同标签进行推荐;另一方面也具有变现的功能。

启发:

1.用户视角、产品视角:

用户与产品、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的深浅也不一样。用户视角更注重视觉体验;产品视角更需要有宏观的眼光思考功能及产品本身

2.定位:

不同产品相同功能,体验式根据产品自身的情况去设置的,例如微信注重隐私的情况九不适用于大部分微博自媒体用户

3.用户-场景-需求:

功能依赖于用户,分析用户可能出现的场景才能更好分析出需求的合理与逻辑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移动端消息发布功能分析 QQ说说vs新浪微博vs微信朋友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asx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