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介绍
体验目标:QQ动态vs新浪微博vs微信朋友圈 移动端消息发布功能分析
体验日期:18.9.19
体验版本:QQ7.6.5 新浪微博8.9.3 微信6.6.6
二、功能设计对比
1、内容编辑主流程图对比:
QQ动态:
新浪微博:
微信朋友圈:
2、进入路径对比:
QQ动态
QQ动态的触发内容分享功能是在三级入口,可以设置所有人、好友、自己可见范围,能够添加标签与地点。
新浪微博
微博偏向以内容分享为切入点的广场式社交平台,内容流是它最核心的功能,所以把发布内容设置在一级入口。可以设置公开、好友圈、自己可见,能够添加话题与地点。
微信朋友圈
微信的内容分享功能同样在三级入口,可以设置所有人、好友、自己可见范围。
3、发布后内容展示对比:
QQ空间
发布内容后展示在好友动态页面,能看到这条动态的用户均可与内容发布者产生互动,且互动内容也都能互动看到。在内容发布者权限允许的情况下,好友的动态可以分享到QQ好友、微信好友和微信朋友圈,也可以转载照片到自己的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博互动内容所有人均能看到,发布者还可以购买粉丝头条等推广自己的内容让更多用户看到,同时内容发布者的信息可以被转载。
微信朋友圈
微信朋友圈好友间的评论只能被共同好友看到,非共同好友的用户无法看到其他人对其进行的评价,并且好友的图文动态不允许转载和分享,更注重私密性。
三、具体对比分析
1、定位(用户-场景-需求分析)
QQ动态:
QQ用户主要是以95后00后为主的学生群体,他们标新立异,追求个性,喜欢浏览和表达有趣的内容,更向往多元化的表达自我,所以QQ动态发布功能更加丰富有趣,满足强烈的个人表现欲。
新浪微博:
微博属于一个广场式的社交工具,以内容分享为主打。主要群体是媒体、大V和小透明,信息存在着明显的流转,发布内容的方式也比较多样,文字、图片、视频、直播等非常全面。
微信朋友圈:
由于微信的用户群年龄群体广泛,操作基础不一,所以功能设计得简洁克制和隐私保护性强。相对来说,属于一个私人属性的社交工具。记录个人生活和了解他人生活是其最主要的需求,从操作性和视觉调性上来讲以简约为主;
2、文字编辑
文字编辑功能:QQ>微博>微信
3、图片/视频
图片编辑功能:QQ>微博>微信
4、范围设置
分享范围从大到小:微博>QQ>微信
四、总结与启发
由于三个产品的定位不同,侧重点不同,所以在发布内容功能流程上也大相径庭。功能点所有的不同都是由产品定位和用户需求决定的。因而在做产品之前一定要做好用户需求分析,对用户进行有针对的调研,理解用户的场景需求,并进行有效的优先级排序,形成产品最核心的特点,并且更好的服务用户的需求。
针对产品的定位和用户群体做功能改良、优化,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我本次分析过程中的最大感触。以后的分析要先从【用户-场景-需求】的角度出发,再去调研和分析主流的产品功能,然后设计自己的产品功能方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