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绣岭散文随笔佳文家游 记
同窗聚游华清宫 感知古今之奇事

同窗聚游华清宫 感知古今之奇事

作者: 绣岭 | 来源:发表于2023-02-24 08:15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一)同窗久别,忆往昔

    同窗再别快三十年了。1984年,师范毕业后,一个偶然机会,和老同学马玉琴不期而遇,今又快二十八年了。人生有多少个二十八年呢?

    1995年,因外甥女报考陕西省艺术师范学校(校址在临潼),我和大妹陪同孩子去临潼参加艺术专业课考试。在校园里偶然遇见了同窗玉琴。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又失联多年。

    近年多方打听,方知道同窗玉琴的电话,我们就有了频繁的接触。

    昨晚,玉琴微信说:“绣岭,听说你回家住了(以前住女儿家),咱俩住得最近了,我想你了,咱俩啥时有空见个面?或者你来我这里(临潼),或者我去你那里(灞桥田王),行吗?”

    马上回复:“十分高兴与老同学相见,我也想你了,明天见!”

    我们约定2月3日,中午11点,在临潼华清宫相聚、叙旧、散步、参观、游玩。

    午11时,我准时到达临潼区华清宫广场,约十分钟玉琴步行而至。尽管分别快30年了,她远远招手,我马上认出老同学来。我和玉琴同班同岁,均到古稀之年,但相见仍旧激动不已。

    (二)华清宫广场

    华清宫广场

    在华清宫广场群塑雕像旁,望见一个高大的圆台柱体,台柱体高处是高耸入云的杨贵妃与唐玄宗缠绵的塑像。我俩驻足仰望,美若天仙的杨玉环腾空而起,她牵着唐玄宗皇帝的手,奔向蓝天,奔向天宫,那种甜蜜的爱情令人陶醉,令人神往!

    这是台柱顶端的主塑像。在主塑像下面还有两层。中间一层,四周围布满姿态各异的宫女。左侧宫女是乐工美女群塑像,是她们手执各种乐器演奏的塑像。右侧是一群舞女正载歌载舞,展示着优美舞姿的形态。最下层雕塑像是皇宫中皇帝与皇妃奢华生活的群塑像。

    这些群塑像内容丰富,雕塑工艺十分精湛优美,人物形象丰满,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美轮美奂,我俩陶醉在群塑像之下。忽然想起我俩拍照合影,再去华清宫游玩。

    因为老人免门票,从贵宾门检验身份证件进入华清宫园内。

    (三)同窗忆望湖楼旧事

    入侧门,看见“望湖楼”。

    玉琴指着望湖楼说:“望湖楼上防护栏上部那一串长方形的方格孔,最中间的那个方孔,曾发生一件让我恐惧、难忘的事情。”

    玉琴说,还是外甥女小时候发生的可怕事情。一次她和丈夫带孩子去华清宫游玩。他们刚攀上“望湖楼”观看华清池,在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小孩竟然将小脑袋,从方孔中伸了出去。因为方孔狭窄,孩子的小脑袋伸出后,脖子被卡在方孔中,她的头在望湖楼外,身体却在楼内。他们无论如何,都不能把孩子脑袋从方孔中退拉回来。孩子急得大哭大叫,他们却措手不及,无法救助。他们急得满头大汗,却束手无策。

    后来,还是聪明的姥爷想到了办法,他说小孩的头骨原来是一块块拼在一起的,所以婴儿出生时,头骨可以挤压变形,孩子才能生出来。于是,他们将孩子的头部轻轻挤压,使她的头骨变细变长,才终于把小孩子的头从方孔中退拉回来。

    玉琴的故事讲得毛骨悚然!我想带小孩的人要十分细心,随时随地都要留意孩子的一举一动,留心安全隐患,才能预防意外事故与不幸事情的发生。稍若不慎,则会酿成大错、甚至大祸!听完故事,我已没有心情去登楼观景了。

    这是同窗玉琴的一次难忘的经历。

        (四)参观“西安事变遗址”

    穿过望湖楼下面的门洞往里走左拐,路过杨妃池和碑林。我们没有驻足欣赏碑林与碑文,而是继续向南而行,忽然,看见“西安事变遗址”的石碑。

    我马上来知道,先来到“西安事变”兵谏遗址了。那么,我们就先参观西安事变遗址吧!

    杨妃池

    向里走十米左右,经过杨妃池。这里也是蒋介石行辕曾经沐浴的地方。经此房门窗之外,我侧头由窗口看到房间里的情景,一间房子中间的地面,设有杨贵妃曾经沐浴的洗澡池。蒋介石也曾经在这里沐浴。于是拍摄了贵妃池的照片离开了。

    我们登上沐浴室南侧一组台阶,来到“五间厅”院落。院落干净,没有多余的陈设。院落南面是“五间厅”。“五间厅”在骊山脚下。

    五间厅

    这里就是1936年12月12日,爆发举世闻名的“西安事变”兵谏之地!“西安事变”爆发前,蒋介石就下榻在“五间厅”的卧室里!这是一个举世瞩目、惊心动魄的地方!

    蒋介石卧室

    “五间厅”有蒋介石下榻的卧室,当年蒋介石就是从这个卧室逃跑到骊山上的!

    我仔细观看“五间厅”的五个房间。中间房间,是蒋介石行辕办公室,办公室右边房间,是蒋介石行辕卧室。卧室的右侧,是蒋介石行辕侍从室。办公室左侧的房间,是蒋介石行辕的会议室。会议室的左侧房间,是蒋介石的秘书室。

    看来“五间厅”,的布局安排比较妥当,比较安全,极方便于蒋介石的生活与办工。然而,最安全的地方,竟然是最危险,最不安全之地!就是因为这里曾经爆发了骇人听闻的西安事变的兵谏。这里曾经是张学良帅领的东北写,与杨虎城帅领的西北军的重兵包围之地!这里也是蒋介石危急之时,仓惶跳窗越墙逃跑的地方,还是众兵搜山捉拿扣押蒋介石的地方!

    资料介绍“五间厅”及“西安事变”:

    1878年,临潼知县沈家祯修建环园,内有五间厅、桐荫轩、白莲榭、荷花阁、杨妃池、之字桥、阿房长廊等建筑。后成为清代、民国时期关中胜景。

    1936年10月、12月,蒋介石两次下榻五间厅,作为临时行辕,部署“围剿红军事宜”。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下,多次劝谏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均遭拒绝。
    张、杨无奈,1936年12月12日,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由此发生。

    西安事变爆发前,张学良、杨虎知道蒋介石下榻在“五间厅”,在多次劝导蒋介石抗日无效的情况下,他们迫于无耐才组织并发动了兵谏,目的在于迫使蒋介石停止内战,国共合作,一致抗日。

    因为蒋介石是国民党的最高头领委员长,蒋公被捉拿,当然是一件天大的事情。所以“五间厅”爆发兵谏(即“西安事变”)曾震撼全国,震惊中外。“西安事变”决定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它书写了中国的近代历史,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

    兵谏爆发生在夜间,蒋介石正在“五间厅”休息。听到动静,蒋介石匆忙跳出后窗,翻越后院墙,向骊山上逃命。

    士兵进蒋介石卧室,摸被窝还是热乎乎的,判断蒋介石没有走多久。于是,张学良与杨虎城命士兵包围骊山并搜山。

    由此看来,这次兵谏也有考虑不周的地方,疏忽“五间厅”后面骊山的布防,给蒋介石逃跑留下漏洞。

    当年已经50岁的蒋介石,还能跳窗越墙,逃到骊山半山腰,证明他的身不错,还有武功!

    蒋介石的逃跑,对张学良与杨虎来说是非常严重的大事。张、杨非常很着急,他们马上下令连夜搜山,必须搜寻到蒋介石。部队满山遍野,在骊山上搜找了一夜。

    原来是在蒋介石逃到骊山的半山腰,躲进一条陡险的石崖缝隙内的小石洞中。一搜山士兵由于不慎失枪走火,子弹射击到介石藏身石洞的附近。蒋介石以为隐藏被人发现,于是他大声说到:“蒋委员长在此,何人胆敢造次!”。于是,搜山士兵们活捉了蒋介石。

    后来在这个石崖裂缝旁边修筑了“捉蒋亭”。后来又改作“兵谏亭”,恢复了它的真实本意。

    兵谏亭 再去兵谏亭

    上“兵谏亭”还有好远一段山路,这段山路就是蒋介石曾经逃命之路!我又去了“兵谏亭”。

    这是国民党大总统蒋介石、大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人生的重大事件。

    (五)参观华清宫

    我们离开西安事变遗址,接着参观华清宫景观。两处景点距离不远,向西行几十米即是华清宫。

    华清宫内有喷水池,即华清池。华清池边的“凝霜殷”是唐明皇与贵妃杨玉环居住的地方。据说每年冬季11月份,唐玄宗与杨贵妃要来这个行宫居住,他们曾在这个宫殷居住过十三年。

    华清宫曾是皇帝、皇妃的行宫。因此古代关于杨贵妃在华清宫的故事与诗歌很多。

    唐杜牧的诗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就是杨贵妃在骊山行宫居住的一件事情。杨贵妃爱吃荔枝,但荔枝产于南方,又储存期短,容易变质,为了满足华清宫杨贵妃的食欲,朝庭派快马驿由南方运送荔枝,日夜兼程赶送华清宫,以满足贵妃杨玉环食欲。

    《长恨歌》升降舞台

    我们来到华清池边,玉琴向我介绍华清池,浮在池中间的方形木板,是可升降的舞台。每晚就是在这个池水中的升降舞台上演出《长恨歌》的!她告诉我演出时盛景,“飞仙”在空中飞翔,骊山上的人造明月升起,演员在池水中拼打……,然而,我没有亲眼目睹剧情,就无法描述场景的美轮美奂与惊心动魄。

    我想观看《长恨歌》,玉琴却告诉我,门票非常难买,据说网购门票,已经排到月底(今天才是2月3日)。看来想看《长恨歌》是没有希望了!

    玉琴听人说:“《长恨歌》三等门票价380元,一等票价1800元。《长恨歌》火爆可见一斑!

    我想白居易不曾想到,他的《长恨歌》如今竟会如此火爆。然而白易居一生却什么也没有得到,连他爱恋一生的湘灵,也是到老难逢,他只能把苦恋寄托在《长恨歌》之中了!

    走过九龙桥,来到华清池旁边的亭子里歇歇脚,由于累了,饿了,于是,离开了华清宫。

    到临潼街道吃顿羊肉泡馍,并邀请玉琴来我家游玩,她欣然答应了。于是,再见了华清宫,再见了临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同窗聚游华清宫 感知古今之奇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atx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