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一周,再一次陷到了工作的忙碌里。
我的同事在某一天加班到了凌晨五点!
我们戏虐她:你真是年轻哈,我最多到半夜十二点,否则直接栽倒。同事一脸无奈:我也不想呀。可是……
谁都知道可是后面是不得不做的现实。
对,这就是现实。
谁都想和工作和谐相处,达到某种平衡即需要力气也需要勇气,再补上一样“智慧”。我们都不是职场小白,却在转轨与变化的阶段越来越没了对工作掌控的霸气。
时间被挤压、不得不加班、工作不出量、满本都是待办事项,很可能因为某个微小的原因,你的工作就会立刻变幻出这么一团忙碌出来,每个努力的人,瞬间就被这个状态漩涡带进,根本来不及思考。
当天,我画了一幅漫画,配文“像我这种人,如果哪一天突然温柔起来,那一定是睡够了十二小时”。
我喜欢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想法。
因为,吃过繁忙中心绪败坏,恶性循环的亏。
我们对工作仍然保持着热爱,但连续却无意义的加班、没有方向却要累加工作量的方案、彼此消耗却还于事无补的工作方法,足以消耗你的所有耐性。
但有些时候,就是这么个阶段,不论是人还是事情,其矛盾点除了科学的方法外,解决之道竟然只能是时间。
我曾经为此境况自暴自弃过,搞到自己焦虑成胃病。那一阵子的天空,还真是阴郁啊。
后来,看到一个故事。
一个女设计师,几乎走到了生活的绝境,无休止的工作亦没有出头之日般的煎熬,房间内一团糟,隔夜的食物、堆积如山的垃圾,生活里到处是窒息的空气,让她活到怀疑人生。
某一天,她加完班深夜回到出租屋,在拥挤杂乱的房间里不小心打翻了一瓶红酒。红酒洒到了一面墙上,她气急败坏的想去处理,所以拧亮了屋里的灯,却意外看到了那面墙壁被红酒浸润后不一样的画面。
转机就在那一瞬。
她开始清理自己的房间,在房间的墙壁上开始了她的设计创作。
后来,她的工作方向成为了一名房屋个性设计师。回顾工作中最灰暗的那段时光,她庆幸:因为灯变亮了,我自己的心也变亮了。
故事给了我一种冲击。
其实,有谁在工作中是风调雨顺的呢,问10个人,怕是有9个人会说出自己工作中的不如意。就象那个女设计师,陷入到工作的漩涡里,涟漪到了自己生活的无序与杂乱,而这个漩涡的中心,其实是自己心中的那盏灯-灭了。
要有所改观、要打破心魔、要不甘心被工作中的问题裹挟,必须要先让自己的内心亮起来吧。
我走出了那段极不适应的阶段。
从那时起,我开始主动寻找让自己内心保持亮度的方法。
那就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刻意放入一些改变。这些改变不是现有事项的精进,而是原有状态的不同。
比如,我开始画漫画。
每天画一幅,这是我从来没有尝试过的状态,以前,我只是阅读和写字,画画是从来没有尝试过的。但要的就是这种完全意料不到的行为。
后来,我开始练习缠绕画。
做一些与以往完全不同的事情,可以把原有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完全隔开,给自己支起一个空间,足够让内心的亮度照亮的空间。
有了这些停顿,会让你把漩涡式的步调在跃升为不可控的加速度之前停下来。
心变亮了,你的世界也就变亮了,这个亮度能让你看到未来、看到工作和家以外的世界。当你的眼界足够开阔,再回望你的日常,这种日常的忙碌开始在参照物的比较下变得正常起来。你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去看待你的工作,也可以从内心接受自己的心情。
生活给予我们的节奏本是毫无规律的,让一切变得有序,是我们的责任。
如果我们忘记了这种责任,也忽略了承担这种责任的能力的提升,最终,会被自己打败。
在抱怨和气馁的状态里,受伤的只有自己吧。毕竟,你离开后,那个岗位还会有人接起,开拓出一片不一样的风景。
道路很长,要让自己的内心亮起来,需要带一些工具上路。
每个人的工具和方法可能都不一样。提早把它们找出来,在每次无常到来时,亦能用自己的力量应对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