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份读书内容总结:
1.不要因为一件事就站在道德制高点,去宽容自己的其他行为
2.不要向明天赊账,明天未必有今天好
3.时刻谨记自己的目标,不因微小成功造成心里麻痹
具体看下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不是总是在做了一个看似正确的行为之后,紧接着往往会做出一些事后回顾让自己很惊讶的事情呢?比如我们今天上午认真完成了计划中的锻炼,然后中午很可能来一顿自己垂涎已久的充满肉肉的火锅大餐。这是为什么呢?
在没有刻意关注自己的行为时,当我们需要做决定时,我们经常依靠直觉的偏好来做判断,而不是逻辑思维。
从大脑的行为模式来说,大脑是为了帮我们节约能量通常会依靠惯性或者第一反应来做出判断,如果此时我们没有审视大脑的决定,那么我们可能就要犯错了。
研究表明,我们通常具有补偿性思想,如上面的例子,当我们运动完,大脑通常会产生我今天已经很努力了,消耗了很多卡路里,并且完成了目标,我是一个很好的人,那么在这种感觉下,我们通常会相信本能,而不会去质问自己的冲动。
通常情况下“道德许可”会诱使我们做出背离自己最大利益的事情。所以我们要谨记我们的目标,避开我们不想要的。
是不是在平常我们会有前进一小步后退两大步的情况,是不是当定下一个flag后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你知道为什么吗?
用作者的话来说这是“道德许可”的陷阱。用我的理解是当下太美好,忘记了远方。
为了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目标,我们要把自己的短期目标设立的和自己的长期目标相一致,要清楚自己当下做了什么,并同时盯紧自己的目标。并且为了实现目标,你愿意付出更多。
作者提供了一个抵抗诱惑的方法:牢记理由,取消许可。意思就是当我们面对当前的诱惑时,如果曾经拒绝过这种类型的诱惑,那么我们要努力回忆并且记住上一次我们抵抗诱惑的理由是什么,那么很大程度上这次我们也能抵抗住诱惑。
你有没有想变得更好的想法,你是不是想着我明天就开始运动,明天我就开始读书,1号我就开始记账等等明天或者特殊日子才开始的想法呢?
你想要知道如何破除这种想法吗?
很简单,你问问自己如果这件事一直保持现状拖延下去,你是否接受?明天的明天再运动,明天的明天再开始读书,下一个1号再开始记账,你觉得你接受吗?作者提到行为经济学家霍华德拉克林提供的技巧,就是当你想要改变某种行为时,试着减少行为的变化性,而不是减少行为。提到的例子就是让烟民每天都抽同样数量的香烟,结果表明他们的总体吸烟量呈下降趋势。
开始行动吧,问问自己“我想不想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每一天都告诉自己明天再行动?”或者问问自己“我是不是想承担永远拖延下去的恶果?”
不要拖延,不要觉得明天自己会有大把的时间,不要觉得明天自己的状态会好一点,想要做什么就去做吧!不要向明天赊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