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帝内经》感到很枯涩难懂,不是我们一般人学得了的,我每天分享一点,只能说明我读过了,但并没有完全领会。
今天在XX畅听上看到名为《黄帝内经饮食养生智慧》电子书,虽然才读前言部分,我已感觉它通俗易懂,实用性很强,对我们很实用,不信你看我摘书中部分内容如下:
《黄帝内经》提出“饮食为生人之本”,它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膳食配伍原则,即:五谷用来滋养,五果作为辅助,五肉作为补益,五菜作为充养,将谷果肉菜的气味配合调和而服用,可以补益精气。
《黄帝内经》在饮食养生方面的智慧,主要有“饮食有节”“药食同源”“不时不食”等重要而精辟的理论。
饮食有节:即饮食有节制,才能保证身体健康。而“饮食不节”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一味追求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什么好吃就吃什么,甚至高兴吃多少就吃多少,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往往造成饮食失宜,损伤脾胃导致多种疾病。
要想拥有健康的身体,就必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从生活细节入手及时补充身体所需均衡营养搭配。安排好一日三餐,做到饥饱得当,寒温适宜与五味调和。
“药食同源”:食物即药物,他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每一种食物具有“四气”“五味”之分。
四气:即寒、热、温、凉。
寒和凉的食物能起到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
热和温的食物能起到温中除寒的作用。
五味:即辛、甘、酸、甘、苦。
在日常生活中,只有注意饮食五味的搭配合理,谷肉果互相调和才能有效的补益身体的益气,更好的维护人体健康的需要,如果偏爱某味,食用过多,就会导致人体的脏气偏胜,出现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生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我曾经在手机网络上看到有人做过统计,全国人均寿命排名排在前面,仍然是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而垫底的却是传说中的山清水秀,绿水青山,按理说那里气候宜人,空气质量优良,环境无污染,应该长寿,可事与愿为。我想很大程度上是跟人们的饮食习惯,营养不均衡和医疗水平有关。
“不时不食”:饮食要遵循自己变化的规律,将各类食物季节化,以养生需要调养身体,以应季食物为准,选择合适的食物,不合时令的食物不吃,这才是正确的观念。
而现代人的暴饮暴食,吃反季水果等生活方式,也常常成为疾病的根源,要避免各类疾病,不妨按照《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之道,去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