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之家,一个专业且有态度的团队,因热爱六堡茶而聚在一起,我们寻找那些美好的六堡味道,传承同时也在创造新的味道。
茶友“小星星”提问:什么是古法六堡茶?
回答:
从国家标准来看,六堡茶制作工艺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毛茶的初制,初制工艺的工序依次为:
鲜叶—杀青—初揉—堆闷—复揉—干燥
第二个阶段是毛茶的精制,精制工艺的工序依次为:
毛茶—筛选—拼配—渥堆—汽蒸—压制成型—陈化—成品
市场上说的古法工艺六堡茶,本质上来说,就是仅经过初制工艺加工的六堡茶毛茶,也有称为农家六堡茶。
农家六堡茶(或称古法六堡茶),少了渥堆发酵的工艺,发酵程度轻,新茶汤色浅,显明黄或红黄的颜色,入喉略带苦涩,但鲜爽度高,回甘也更好。当然,由于发酵程度轻,陈放转化的空间也更大。
茶友“人生边站”提问:六堡茶有山头一说吗?
回答:
六堡茶原产地在广西苍梧县六堡镇。由于六堡镇面积不大, 高山雾多,地处崇山峻岭,山高雾多,种植的茶树以苍梧群体种为主。
苍梧群体种是在六堡镇生长的一系列中、小叶灌木茶树的总称,镇内大概有15个村生产六堡茶, 主产区集中在塘坪、四柳、不倚、理冲和黑石村。
古代有恭州(不倚)茶第一,罗笛(四柳)、黑石茶次之的说法,不过时至今日,每个村寨生产的六堡茶,只要是六堡镇群体种的茶叶,大体没有所谓山头之分,区别更多的在于季节、制茶师傅的手艺和工艺等。
茶友“十万大山”问:为什么六堡茶散茶多,普洱茶却都是饼茶?
回答:
其实六堡茶和普洱茶一样,都是紧压茶,只是最终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的形态不同。
六堡茶渥堆完成后,经过炊蒸使茶叶变软,压实在大箩筐内晾干,之后放入窖库内进行陈化,行规是需要陈化三年以上方能出品。大箩茶(重达30-50kg)的个头太大,不利于市场的销售需求,所以须将大箩茶分装,也就是市面上常见的小包装六堡散茶。普洱茶则是不管生茶还是熟茶在制作的时候直接压制成饼或砖等形态就可以出售了。
背景知识:
自清代起,六堡镇出产的六堡茶制作完成后,大部分在合口码头蒸焗压箩后,装上尖头船运抵至广州,再转往南洋和世界各地,当时这样做仅仅是为了便于运输存放的需要,许多年以后人们发现经过这样蒸焗过的茶汤色红亮、口感接近陈化了多年的青茶,得到客户好评,现已成为六堡茶生产的必需工艺。
本文由“六堡茶之家”编辑整理,参考资料:《六堡茶入门手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