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8.16日辅助理解背诵《逍遥游》(全文)

8.16日辅助理解背诵《逍遥游》(全文)

作者: 敏而好学w | 来源:发表于2021-08-16 09:07 被阅读0次
    大小物的运徙之待——自身所限没有绝对的自由

    第一段阐明世间万物,大至鲲鹏,小至尘埃,其运动都有所凭借,没有绝对的自由。开篇尽显壮阔、神奇,描述鲲鹏的形象。鲲鹏形体硕大,变化神奇,奋飞时气势壮美。似乎这是对鲲鹏的褒扬,但随即笔锋一转,指出鲲鹏看似逍遥,实则还未达到逍遥的境界,因为鲲鹏“有所待”的:借助旋风而上九万里,然后乘六月巨风南飞。与鲲鹏的“大”相对应,作者又列举了“野马”“尘埃”“蜩”“学鸠”等“小”的形象,以大小对立来阐述物“皆有所待”的道理。
    作者还连用大舟有待深流,芥草只需杯水两个比喻,烘托出鹏鸟高飞九万里所凭借的是辽阔的天空、六月的大风,反之则不能图谋南行。
    文章又以行路备粮的比喻来明“二虫”的不智。三“适”因行程远近的不一,所备粮各有不同,而皆有所待。蜩与学鸠认识不到自己与鹏鸟的异同,反而嘲笑鹏鸟南飞壮举,真是无知。
    大小物的大小之辨——造化所限没有绝对的自由
    第二段是对上述观点的深化。作者列举了大年和小年对立的例子,进一步说明万物有所待的观点。无论是寿命短还是寿命长,都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小知不及大知”,是归纳上文,“小年不及大年”是引起下文。“朝菌”“蟪蛄”和“冥灵”“大椿”,是“大年”与“小年”之别。在庄子看来,万物均有所待,原无差别,而小而命短者不知,更是可悲的。再引“汤之问棘”一段,内容并非简单重复,前所引,语出《齐谐》,“恐人疑其不典”,故再用汤棘问答以证,且所论角度有所不同,重在明“小大之辩”。这种手法叫“重言 ”。
    易中天观点:庄子不是嘲笑小动物们的“小”,而是嘲笑小动物们的“笑”。
    “小大之辩”的几层含义:小不及大,大也是小,小大齐一,无大无小。
    西晋郭象:小大虽殊,逍遥一也。
    逍遥游的无所待——无己无功无名,绝对自由

    第三段由万物说到人事,阐明人所要达到的逍遥境界,也即庄子精神世界中的最高境界,点明了全文的主旨。
    “效”“比”“合”“征”者,各有一定的才智和修养,在庄子看来,都被功名利禄世俗的“一”隅所所累,无法获得绝对自由,就像斥鴳、蜩、学鸠一样见识短浅,远没有达到逍遥的境界。 
    宋荣子能够置世人誉毁于度外,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分别,辨明荣辱的界限,但他的修养还不能达到逍遥的境界。列子御风而行,似乎不受外在事物的束缚,但他也算不上逍遥,因为他还是有所待。宋荣子、列子之比于前四种人,正像鹏鸟之比之于蜩鸠、斥鴳,固然高明,共同点都是“有所待”。
    那么,怎样才是逍遥游?庄子提出了自己的主张,那就是:顺应万物本性,达到物我一体,才能无所待,才是逍遥游。而要达到这个境界,就要做到“无己”“无功”“无名”。
    在庄子看来,只有“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才能做到“无待”,达到“逍遥游”,而要达到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就得做到“无己”“无功”“无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8.16日辅助理解背诵《逍遥游》(全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bcm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