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过这样的热爱吗,它是别人的不屑,却是你的一切。”
我爱她爱得疯狂,甚至于成为了我延续生命的唯一动力。
十一岁时,我遇到了林汉达先生,他用简单易懂的笔触描绘了春秋到三国数百年的历史,是我第一次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地阅读着一本书籍。
十二岁时,我遇到当年明月,一本《明朝那些事儿》令我欲罢不能,深深的爱上的这段历史,还因为心中对张居正、于谦等人的喜爱与钦佩读了无数传记与史料。
十三岁时,我遇到了司马光先生,他生活的年代距我很远很远,但捧起描写生动用词简洁的《资治通鉴》,却感到他的灵魂离我很近很近。阅读时,我总是期待着三个字——臣光曰,每每读到司马光先生对历史的评论,都一阵激动与欢喜,他仿佛穿越了千年的历史,来到我的身旁,慢条斯理的诉说着他的看法。
我仰慕的“迂叟”先生啊,多希望您能晚出生几个朝代,多希望您也能见到抗倭名将戚继光的风光、也能见到万历首辅张居正的惨局、也能见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智慧......
我对历史的热爱,始于林汉达讲的的一个故事,几年来越陷越深,直到司马光把我的心紧紧的锁住。
我的梦想,是考进北京大学历史系。以北大为梦想,我遭受着多少嘲笑,而向往着历史系,又得到多少人的劝阻与不理解。
我也曾因为他人的话语彷徨疑惑,因为历史系毕业,很难真正从事有关历史的行业,所以找工作便成了难事。直到有一次,我偶然的看到了北大历史系教授的开学演讲。

北京大学历史系这七个字,便成了我心中怎也浇不灭的信念。
为什么要考北大而不是别的学校,因为这儿有历史的韵味,因为这儿的历史系一定全是真正热爱历史的人,也因为这一片土地上有我喜爱的人的脚印。
我也追星,追过艺兴追过阿菲追过Leslie,有过正值青春的偶像,有过过渐渐淡出(阿菲太懒了我想举报)的偶像,也有过永远不会出现的偶像。都有照片可以拿来欣赏,而他们也懂这世上有人念着他。
但我爱的那个张居正,我爱的那个于谦,我爱的那个司马光,他们一定不会知道,在自己离开后的这么多年,还有人在思念着。
我只有去他们的故居,逛一逛,看一看,寻找着残存的气息。
你不屑于学历史,没关系这与我无关,因为历史是我的一切再容不得一个你。
希望下辈子投胎做南山不老松的一根枝丫,让这位千岁的爷爷,给我讲讲千年来每一天的落日都是怎样的美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