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云西瑛:小说作者,书评人,文案实践者。曾在《知音》《花刊》《女人坊》杂志发过文章,著有长篇小说《鲸鱼小姐》等。脑洞清奇,想象丰富,擅长奇幻小说。《鲸鱼小姐》被编辑推荐版权,上了掌阅动漫十年节的活动展推。《鲸鱼小姐与特种兵》上了知音杂志首页。
在文章点评和分享写作经历及方法之前,我们可以先思考一下,
问题1:写作是否有捷径?
问题2:写作靠的是天赋?努力?勤奋?方法?
问题3:什么才是提高写作能力,让文章迅速变现的方法?
答:写作有捷径,这种捷径操作起来前期比较累,后期特别轻松,进步超级快。这种捷径就是 点评文章,找对方法,迅速上路。所以说,点评文章十分重要。
说到文章点评,前一阵子,有人发了一篇文章,内容大概意思是:“我写的文章由不得他人评头论足”。
存在这种想法的人,一定进入了一个“点评”误区。
点评文章,并不是指指点点,首先这个词儿都用错了,后面的也对不了。
是否需要文章点评,先判断自己写文是不是自嗨?
如果是自嗨文,你随便高兴怎么写都可以,这种状态,你完全不需要别人帮你点评,甚至也可以认为:“自己的文由不得他人指指点点”,但自嗨下去的后果是时间浪费了,文章依然不能变现。
除非,你放平自己的心态,向高手,或者书籍请教,否则,进步很难。
可能真的误解了文章点评。
怎么误解的?
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自己写的好坏自己说了算,管他人屁事,更不允许挑肥拣瘦”。
这种想法乍然一听,是对的,可同时也成为了“杀手”,杀死了那些真正想要进步,想要变现的人。
对于新手小白来说,一篇文章是否具备变现能力,他自己很难判断,如果有个入行的老师能够指点一番,告诉他怎样写才符合变现文章特征,怎样写才是市场所需?怎样写才是大家叫好又叫座的文章,他才能区别自己与别人的差距。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正面积极的“文章点评”是新人小白迈进成功门槛的最佳捷径。
写文章写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往往新人小白写出的文章没有点睛之笔,或废话连篇,或是自嗨,写了太多的无用信息,导致文章可读性不强,这也是读者弃文,不能变现的原因之一。
老作者因为身经百战,锻炼了一套写作变现的思维模式,他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会从全局出发,也可以认为,新人作者和老作者的区别就在于思维方式上,只是很多小白不知道罢了,还会误解文章点评。
老作者明面上点评的是文章,暗地里却教给你一种布局谋篇的方法。
当然还有这种情况,你找了一个水平一般的人点评你的文章,他如果不能一针见血指出你文章的优缺点,就会造成被点评人的不信任和误解。
怎样杜绝这样的事情发生?这就需要你擦亮眼睛,找业内精英,或者知名度比较高的老师。
如何判断老作者点评的文章是否合理?
有一些新人作者对老作者没有任何信任感,把文章交给对方点评,会产生他讲的对吗?我应该这样修改吗的疑问。
老作者讲的也不一定十全十美,关键在于听的人是否会做出正确判断。
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会产生一千个哈姆雷特。
想要判断前辈们点评的文章是否合理?
有个简单可行的法子,你的文章在被点评前,先要树立一个观念:我想从这次点评中得到什么?什么是我不足之处?
这是点评的重点。
被点评之后,如果你得到你想要的,就会觉得前辈们的点评的很有道理,如果不符合预期,可能结果恰恰相反。
另外一种特殊情况,有必要在这里提一提:前辈们在点评的时候,所提出的修改建议与你的期望相悖,你也会认为他点评的不好。
其实也不一定,每个人关注点不同,你关注的不是他关注的,这就会出现认知失调,失调后,他只点评他关注的东西,忽略了你的关注,你也会认为他点评的不好,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你可以在被点评前,先跟前辈们沟通一下,明确告诉前辈你想从什么方面让老师点评,比如,你想知道什么文(观点、或者亲子文)的写法等,背景如何设置等?有了这样的沟通后,点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3.如何分析文章问题?正确修改文章?
《第五项修炼》这本书里指出:今天的问题来自于昨天的解决方法。
这本书还给出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的方法:那就是系统思考。
“系统思考”就是梳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只要我们梳理出每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针对问题做出一个简单分析,有了分析,就能罗列出解决的方案。
如何梳理事物之间关系?我们可以把这个观点用在文章点评上,给你一篇文,你得分析出里面的环境、人物、写作手法、叙事方式等是否与文章所表达的主题一致,说的更直白一点,是要分析出文章是否具有卖点,是否能够变现,这才是点评的重点。
分析文章问题是有迹可寻的,我们只要根据一篇文章的:正反馈、负反馈、延迟,就能够发现问题所在,并找出正确的解决方式。
什么是正反馈?我举个例子:
我写了一篇育儿的稿子,顺利发表了,还挣了一笔稿费,获得了粉丝的好评。
这就是正反馈。
正反馈有个好处,会逐渐放大、升级。
当我这篇文章发表后,被一个期刊编辑看到,他来找我约稿子,我写出更多的育儿文章,源源不断的发表,其他公众号或者期刊编辑见我发表的文章很多,也会一一来找我约稿,我的稿费随之增长,这就是正反馈中放大、升级的模式效果。
负反馈是什么?我也举个例子。
负反馈很容易发生在新人小白身上,他们的写作经验和文笔相对比较稚嫩,写好的文章一次次投稿,一次次石沉大海。
这就是负反馈。负反馈就一定不好吗?
其实不是,负反馈往往是隐藏着,很难让我们发现,但负反馈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文章问题,认清自己所在,帮助我们快速成长的一种反馈模式。
有了负反馈之后,你才会去主动分析文章发表不了的原因,是写作手法出了问题?还是角度不新颖?
怎样解决负反馈的问题?
你肯定得去寻找方法,你可以去请教专业的老师看你的文,帮你找出问题,也可以拿自己的文和发表的文做对比,从而分析出自己文章的问题,再找到破解的方法,让负反馈走向正反馈。
但从负反馈到正反馈,还有一个问题存在,那就是延迟!
什么是延迟?
负反馈帮你发现文章问题,虽然只是发现,但到改正发表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和距离。
我举个“延迟”的例子。
我写了一篇文投到知音杂志社(事件),十天半月没任何回复(负反馈),我知道肯定是稿件被毙掉了,于是,我开始寻找原因,我请教经常发表知音文的高手帮我看稿子,高手说我的文章角度不新颖,建议我换个角度写,我只好重新找了一个角度,写完后,又拿给他看,高手又说,这么写不行,角度虽然有了,但细节不够丰富,我只好又去补充细节,之后再拿给他看,高手又说,还不行……(这个不断修改,不断寻找方法的过程就是延迟)
我都快要放弃了,高手发话了,你快行了,但需要升华一下文章主题,我又改了七八遍,终于把主题升华好,我再一次投稿,终于发表成功。(正反馈)
最终的结果,我还是发表出去了,由负反馈变为正反馈,中间折腾的过程就是延迟。
我用正反馈、负反馈、延迟的方法写出了一篇上千块的知音文杂志文,不得不说,这个方法好用,管用。
我们写文章的时候,肯定也是看文章输出以后能够产生价值,也就是让它变现,怎么变现才是我们更应该思考一些的。你可以在里边加入一些自己的看法,比如写作给你带来了哪些快乐?你从中得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你都可以把它写下来,给大家传递出来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能坚持下来的人并不多!
很显然,这句话是告诉我们想要在写作这条路上走的长久,需要坚持。
坚持靠的是什么??坚持靠的是正反馈。
想一想为什么?
如果你做这件事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一定会继续做,甚至做的更好,一旦出现负反馈,我们很可能会放弃。
这里要告诉新人小白们,当我们遇到负反馈的时候,一般会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坚持,要么放弃!
不想放弃,就一定去请教同行专业的老师,只有通过对的方法改正,才能把负反馈修正为正反馈。
没有激励,哪来坚持.光在一个石头上碰壁,还谈什么理想。
下面就是我的建议,动笔之前,先不要急着写,先想想你准备在哪些个平台发文?
一定要想好这一点再动笔。
1. 你可以逆转一下思维,反过来,先确定文章准备在什么平台曝光,然后根据平台调性去写,这样的成功率和曝光机会会更多。
确定发条文章的平台,小说,简书,小说网站,豆瓣,还是头条?
2.下来你就可以去确定文章的题材,和中心思想
如果这两点没想好,写好的文,要么卖不出去,无法变现,要么就是写出来的文中心不明确,产生后续诸多问题。
豆瓣主要针对书评,豆瓣阅读有长篇和短篇小说。头条适合干活类文体和报道类新闻,观点,散文比较适合报刊杂志,还有一些公众号,写散文的 都可以去试着投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