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可以说是一个政治任务的产物。
二十世纪中期,二战即将结束,对日战争进入末期,然而美国对这个棘手的对手却所知不多,日本人对外表现出的面貌充满了各种矛盾,他们可以是最讲礼节的,在战场上却可能是最残暴的,他们有时非常软弱,有时却强硬异常,有时无比保守,却好像又能接受最新的东西。其实不只是在美国人眼中,即使是在同为东方国家的中国人眼中,日本人也同样是那么神奇。
于是,本书的作者露丝•本尼迪克特受命进行日本文化的研究,可以说她完美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菊与刀》这本书完美的诠释了日本文化中各种冲突的细节。
1 价值观
在日本人崇拜的神祗中有这么一位,他叫做素盏鸣尊,他对他姐姐动不动就发怒,而且还犯下了累累罪行,比如破坏了稻田的田埂,在姐姐的房顶上挖了个洞,并把一匹剥掉皮的马从洞口扔进去……然而他依然是日本众神中一位受人爱戴的神祗。
要想理解一种文化中的群体行为,最根本的是理解他们的价值观,在他们的价值判断中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
而日本人的行为看起来如此怪异,是因为他们的价值观与其他国家是如此不同,即使是自称日本的老师的中国,与日本的差异也是如此之大。
而最关键的思维方式的不同是,我们认为价值观的作用在于判好坏,定善恶,但在日本的价值观中没有好坏,没有善恶!没有谁是坏人,也没有什么善良。如果这个思维方式不转变过来,基本上没有办法理解日本人的行为。
可以说,日本人的价值判断完全的「目标导向」。
日本人把自己所处的生活圈分成一个个不同的「圈子」,比如家庭、国家、工作、社群等,而在每一个圈子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义务与责任,对于一个特定的人的判断只有他是否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完美的完成了任务,他在这个圈子里就是优秀的,没有完成任务,他在这个圈子里就是失败的。
而更加奇妙的是,一个人在一个圈子里的成功与失败不会影响他在另一个圈子的评价,每一个圈子都是相互独立的。一个优秀的父亲同时可能是一个失败的企业家,一个忠诚的士兵却可能是不孝的儿子。
日本人不会试图去给一个人下一个总的定义,比如他是优秀的或是平庸的。
这对于我们来说可能非常难以理解,我们倾向于对一个人形成一个总体的印象,「这个人非常靠谱,我喜欢与他合作。」「这个人不可靠,我不喜欢和他交往。」这是我们通常会做出的判断,我们会认为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成绩卓著在其它领域就同样可以做好。
而要理解日本人的价值观,就要放下这一点。
2 等级制
日本天皇「万世一系」,当今的明仁天皇是自公元七世纪第一代神武天皇以来的第125代天皇。
要理解日本人的思维,对等级制的理解是必须的。
作为老邻居,中国经历了比日本更长的等级制社会,然而与日本比起来,中国的等级制社会却显得非常动荡,改朝换代时有发生。
而日本的等级社会却异常稳定,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等级制存在于中国的制度层面,而对于日本人来说,等级制已经进入了他们的思想层面。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种言论绝对不会在日本出现,对于日本人来说,王侯将相确实「有种」。每一个人会安于自己的身份,不会有任何的非分之想。(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日本的阶级完全固化。)
日本的农民也曾有过一些对于土地领主的反抗行为,但是那多是因为他们认为领主的赋税和徭役影响了他们的耕种,影响了他们作为农民的本分。他们可能采取的手段是进京城「告御状」,而判决的结果大多数有益于农民的。从来没有农民会有推翻天皇的统治,自己来做做的想法。
而对于这种思想,最有趣的是工人的罢工。
日本工人罢工,最通常的做法是赶走所有的管理人员,然后加倍努力的工作,提高工厂的产出,让管理人员感到羞耻……
也就是说,日本的农民和工人都非常安于自己在等级制中的位置,即使起来反抗,也并不是为了「翻身做主人」,而是因为做「奴才」的本分时受到了妨碍。
而日本的对外战争,在他们看来就是把他们的等级制向世界推广的过程,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受益于等级制,希望把周边动荡的诸国归于这种稳定而和平的等级中。
这样来理解日本人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3 忠
高晓松在一期《晓说》中谈到,在向日本的音乐公司取经时,他问了日本的代表一个问题,「你们网上的付费音乐在用户进行收听时,是如何对用户的收听时间进行计时的?」日本代表的回答让他瞠目结舌「我们不需要计时呀?用户会根据实际时间付费的。」
与等级制相配套的是是一套完备的义务体系。
每个处在等级中的人,社会都为他安排好了一套具体而精确的义务。而这个任务体系是极其细化的,前面说过,日本人的生活被划分成一个独立的圈子,而评价一个人的标准就是他对于义务的完成情况。
比如在家人这个圈子中,一个男人需要做的是孝顺父母,照顾兄弟、赡养儿女等。一个武士在他的家主的圈子中需要为家主分忧解难。在国家这个圈子中,一个人需要尽「忠」,而这个忠相对于中国的忠内涵要丰富的多。
在日本文化中,尤其是明治维新以来,天皇已经被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相应的对于天皇的忠也成了一个人最主要的义务。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许多影视作品中都有这一真实的细节:天皇通过广播下达无条件投降的命令,而后所有士兵放下武器,没有任何挣扎和抵抗,从一个个无畏生死的战士变成一只只温顺的绵羊。
在日本人的头脑中,顺从天皇的安排,不管是拼命战斗还是放下武器投降,都是「替天皇分忧」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遵守法律、遵守社会准则也被认为是偿还皇恩的一部分。
1964年东京奥运会,10万多日本人离开看台后,偌大的场地没有一丝垃圾,这在日后的有日本民众参加的活动也是经常被报道的部分。
在我们的价值体系中,连同上面提到的日本人自觉记录自己收听音乐的时间并付费一样,会被看出一种高素质的体现。
而在日本人的价值体系中,首先,不存在高素质和低素质两种判断,其次,这对他们来说都是「为天皇分忧」的一种方式,仅此而已。
4 恩与债
2011年日本发生9级大地震,损失惨重,记得当时有这么一篇文章,文中说到日本人在地震中对于受难的同胞非常冷漠,没有丝毫的救助,只顾自己逃生。文章最后感叹,当初的大和魂已经没了。
要理解日本人的价值观,「恩」这个特殊的概念必须弄明白,在日本的文化中「恩」几乎就等于「债」,接受了一份恩情就相当于背上了一份债。
而在「恩」这个总体概念下,又分成两大类:
-
一类是天生带来的,每个人都要被动接受,并且永远无法还清的,这类恩叫做义务,上面说的忠就是最主要的一类义务,除了忠以外,还有孝;
-
另一类叫做情义,这样的人情债被认为是必须偿还的,而且在数量上要与所受的好处想当,在时间上则有限定。
义务是每一个日本人心甘情愿去接受并准备用一生来偿还的,而情义对日本人来说则很微妙。
对日本人来说,接受别人的恩就会背负人情债,而这是每一个日本人所避免的。如果一个人没有得到明确的授权去帮助另一个,那么他将被怀疑在谋取不正当的利益。
在日本人的观念中有一个共识,任何非官方的介入都会让人背负人情债,这种行为被认为是不道德的。
所以上面所说的地震中无人施救的解读完全是反的,这恰好是大和魂最完美的表现。
而在情义中,又有这么一类特殊的情义,叫做对自己名声的情义,也就是日本人要时刻对自己的名声负责。为了保全名声,即使是撒谎也在所不惜。
所以一个教师被问到不懂的问题也要假装自己懂得,这是他对自己名声的责任。
5 羞耻
日本开学在即,大量学生却在这时自杀。
日本人能做到如此「自觉」,是因为在日本,羞耻是主要的制裁手段。
这也与我们的文化非常的不同,在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部分国家,最主要的制裁手段是惩罚。一个人犯错要考虑到的最主要代价是要受到的惩罚,法律是我们行为的底限,而所谓的良心谴责其实可有可无。
而在日本的文化体系中,最主要的惩罚则来自于羞耻,一个人在竞争中失败,或者是情义没有偿还,他都会面临良心的谴责,别人和他都会感到羞耻。
开头说的开学在即大量学生自杀,是因为他们面对暑假作业和升级的压力,而在考试中失败的学生自杀更是常见。
自杀是一个人维护自己名声的最后的争辩手段。
而日本人之所以如此重视自己的名声,害怕耻辱,是因为在他们的成长环境中,父母从小便把「羞耻是最可怕的事情」这种观念传达给他们,他们会以丢弃孩子等手段为威胁,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种下羞耻可怕的种子。
而且日本人认为监督无所不在,好像随时有无数双眼睛观察着他们,判断他们是否如实的偿还了自己的恩,否则他们就会感到羞耻。
理解了羞耻对于日本人的重要性,上面工人罢工的例子中,工人们让管理层「羞耻」的动机是不是也就不再那么有喜感了呢?
6 人之常情
丈夫所光顾的妓院可能会把账单送到妻子手里,妻子也认为这应当付钱。
日本有一个非常让人迷惑的地方,就是他们对于「性」的态度,我们都知道,日本有着全球最发达的性产业,然而日本的很多文学、影视作品却可以清纯到极点。
这是因为在日本人的文化中,有这样一类事物,叫做「人之常情」,包括吃饭,饮酒,洗澡,睡觉,浪漫的爱情,还有性。
在日本的社会体系中,人之常情是对恩的一种补充,在一个人履行自己的义务之余,他可以毫无顾忌地享受这些人之常情。
他们认为一个精神健全的人是可以控制自己享受这些人之常情,并从中获得锻炼的,只要不影响到义务的履行,这些都是正常的。
而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要理解日本文化,就必须把我们文化中的禁忌「性」放到与吃饭、睡觉一样的位置。
去读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你就会找到这种感觉,小说中对于性的描写非常自然,既不强调也不闪避,就像我们描写吃饭睡觉一样自然。这是因为在村上的心中确实是这样的。
更有趣的是,迷恋于同性恋游戏,也属于传统的「人之常情」。在古代日本,这是诸如武士和僧侣等地位很高的人认可的享乐。
7 冲突
如今,日本有大约100万的男性蜗居于家中不接触社会、不上班、不上学,不与外人交往,生活完全封闭。
在日本人的行为中,存在着大量的冲突,比如开头所说的各种例子。然而这只是以我们的价值体系来看所产生的冲突,其实日本人的内心很和谐,而之所以在我们眼中如此矛盾,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日本人会身处不同的圈子,不同的圈子里有不同的义务需要履行,而这些圈子里的任务有时是会发生冲突的。
人之常情可能和义务发生冲突,这时一个合格的日本人必须放下人之常情,履行自己的义务。而我们前面说过,忠是一个人最高等级的义务,也就是为了尽忠,而影响了尽孝是正常的,而个人的吃喝享受、个人的爱情就更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了。
而日本人最喜欢的主题就是各种责任之间的冲突,日本人最崇尚的是文学作品《四十七士》中塑造的四十七个武士。
为了给主子报仇,四十七个武士忍辱负重,他们放弃了亲情、爱情、友情,他们有的杀死了自己的父母,有的把妻子卖给了妓院,有的把妹妹献给仇人为了探听情报。而最终完成了复仇时,他们完成了对主子的「情义」,却违背了最高的「忠」,因为他们的复仇是违法的,天皇准许他们剖腹。
他们是日本真正的英雄,因为他们最大程度的履行了自己的义务。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在一个圈子内的义务完成了,其他圈子里的债就不需要了。这在日本的价值观中是不存在的,所以四十七士完成了对主子的情义之后还要尽忠。
上面说的农民进京告御状的例子,即使最后判决有利于农民,带头的农民也需要自杀,因为他们违背了对自己领主的忠。
对于大多数的日本人来说,他们身上的义务确实太重了,现代社会存在一个趋势,当他们受到打击时越来越倾向于自我攻击,而这让他们看起来软弱无力。
近代日本很多影视作品中的主角都是这样的形象,《Clannad》中的男主角,《夏目友人帐》中的夏目,《挪威的森林》的主角渡边,《伊豆的舞女》中的主角,他们都有一个特点,性格柔和,人畜无害,却又让人感觉软弱无力。
前一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说到的日本蜗居大军的事实,也是这种现象的一个体现。
8 修行
日本禅学泰斗铃木,把修行的终极状态描写为「意识不到自己在做什么的狂喜状态」「不着力状态」「观我」被去除了,人失去了「自我」,他暂时不再是自己的旁观者。
在介绍日本人的修行观之前,先科普一点日本的世界观。他们认为人死后都会成佛,即使是最贫贱的人也不例外。明白了这一点,是不是有一点豁然开朗的感觉,前面说的日本学生因为考试而自杀,地震中的人见死不救。
因为生死在日本人的价值观中不是太重要的问题,既然死后都会往生极乐,那只有在生时尽力完成自己的义务,至于死亡,只要安静的接受就好了。
这也就反映出了日本人的修行观必然东西方其他国家有着本质的不同,他们无需为来世修福,也无需为上天堂而祈祷。
可以说,日本人修行的目的相当「世俗」。武士进行修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剑技,从而可以更好的上阵杀敌,学生也需要修炼,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领悟学习的内容,在考试中拿到高分……
日本人把能力分为技巧和修炼两部分。技巧可以让人掌握一项技能的基础与演化,而修炼则可以让一个人在一个领域达到「圆通」的境界。
在这种境界里,人的意志和行为之间,「没有任何间隙,甚至连一根头发那样的间隙都没有。」这与王阳明心学所提到的最终境界非常像,传言《传习录》推动了日本的明治维新,从这个角度来看,确实有这个可能。
可以说,日本是一个全民修行的国家。
9 菊与刀
本书书名为《菊与刀》,初见这个名字,我们很可能会误会,首先日本最出名的不是樱花吗?要做樱花一样的男人……而刀让我们想到的是日本人在战场上的残暴或者武士的形象。
而看过整本书之后,你会发现作者这两个意向的选取是如此精妙。
「菊花生长在罐里,是为全日本举行的一年一度的花展准备的,每一片完美的花瓣都单独由栽培者布置好,其位置往往用一根看不见的丝线固定,那丝线就插在活生生的鲜花里。」
这是日本人生活形象的完美象征,日本人小心翼翼的活在自己的等级中,在外界的监视下小心翼翼的保持自己的完美。而这种完美中却有一些被压抑的病态。
如果只是菊,这会是一个很悲哀的民族。而刀的意向代表的是日本人的修行,任何职业任何阶级的日本人都会通过修行来提升自己,让自己成为一把利刃,可以斩断一切烦恼苦难。
萨古鲁也曾用刀的意向比喻人的思想,人的思想就像一只切割蛋糕的小刀,在切割的过程中会不断有蛋糕附着在刀上,使刀不再锋利。而修行的过程就是不断擦拭刀刃让刀回复以往锋利的过程。
日本人随时都活在压力与监视下,而修行则会提供给他们最终的解脱。
可以说日本的生活非常适合修行,从灵性学的角度看,日本的价值观中有很多充满灵性的部分,比如二元对立的消除,比如人都会成佛的本质。
而修行的过程就是摆脱外在的评价回归内心的过程,日本的文化让人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各种外界的评价,或许就是为了让你领悟,这些监督者并不存在。
以受约束的菊的姿态不断磨砺内心的刀,终有一天获得由内而外的自由,这就是日本文化的精髓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