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具有说服力了,因为时间无需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
——余华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58108/b050f034afc3ab06.jpg)
初识余华,缘于一本《活着》。
通书读下来,只觉得泪在眼眶里打转。我始终在想,一个人得有多大的勇气,才可以承受亲人相继的死去,承受命运给予的打击,承受大自然馈赠的苦难,并且还能努力的活下去。福贵,一个时代下千千万万农民的缩影,“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合上书本,心口仿佛受到了猛然的撞击,想说点什么,却又实在叫人哑然。
我想,这也许就是“活着”的力量,也是《活着》,带给每个人的感受。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58108/b7395f67b89f0001.jpg)
再次了解余华,是通过《古典爱情》。
提起余华,人们好像很少提到这部作品。但正是因为这部作品,让我对余华又有了新的认识。故事的情节并不复杂,出生贫寒的柳生在进京赶考的途中邂逅了大宅阁楼中的小姐(名惠)。整个故事没有其他的枝节,紧紧围绕血腥又残酷的社会背景下二人之间的温情展开描写,既在现实中,又带点超现实。
然而真正吸引到我的,并非故事本身,而是作者的文字功底。无论是用词遣句,还是意境营造,都让我着迷。浪漫的爱情也好,残忍的杀戮也罢,都在余华的笔下栩栩如生。也许上一秒你还沉浸在故事中美好的想象,下一秒你面临的将会是血淋淋的暴力,就如同身临其境一般。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除了故事发展的需要,更多的是文字本身的魔力,在我看来,这部作品中的每一个字都像张僧繇笔下的一点,准确,无声,恰到好处。
因为看过了《活着》,所以在看完《古典爱情》之后,抛开对两部作品内容和思想的剖析,单单是不同的语言风格,就已让我叹服。一个通俗直白,随性洒脱,一个古朴典雅,细腻无声,却都能巧妙的抓住读者的心。
下面是两部作品有关内容的摘录:
我年轻时吃喝嫖赌,什么浪荡的事都干过。我常去的那家妓院是单名,叫青楼。里面有个胖胖的妓女很招我喜爱,她走路时两片大屁股就像挂在楼前的两只灯笼,晃来晃去。她躺到床上一动一动时,压在上面的我就像睡在船上,在河水里摇呀摇呀。我经常让她背着我去逛街,我骑在她身上像是骑在一匹马上。 ——《活着》
柳生赴京赶考,行走在一条黄色大道上。他身穿一件青色布衣,下截打着密褶,头戴一顶褪色小帽,腰束一条青丝织带。恍若一棵暗翠的树木行走在黄色大道上。此刻正是阳春时节,极目望去,一处是桃柳争妍,一处是桑麻遍野。竹篱茅舍四散开去,错落有致遥遥相望。丽日悬高空,万道金光如丝在织机上,齐刷刷奔下来。 ——《古典爱情》
从摘录的内容来看,两部作品的风格可见一斑。
因此,一个真正值得喜爱的作家,他的魅力除了其作品中传达的思想之外,还有传达思想的武器——语言的运用。
在我看来,语言,就是作者为读者造一个世界的砖瓦,运用什么样的语言风格,便为读者造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