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寻常人家的生活,没有想象当中发达国家、文明国家,应有的高大上。如果单从硬件比较,居住的老街区房舍,大都上个世纪70年代、80年代建造,就是说的新建街区房屋,也都有了8年、10年或更长一点的历史。初来乍到这里的人,说到买房还以为都是新建的,到了看房的时候才知,所谓新房只是对自己而言,在别人眼里或许已经是二手房、三手房了。难道就没真正意义上的新房吗?当然也有但不多见,有的也是被围墙拦着、房屋面积不大、还要交物管费的“town house”。这样的房屋虽也不错,但并不为多孩家庭所向往青睐。
在老旧的房舍住着都独门独院,草坪呀、花园呀、菜地呀,都可以随心所欲设计摆弄,不过要想做到赏心悦目,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我认识的几位打理后院颇有成就的朋友说,打理后院可不是眼里见到的光鲜,需要付出的心力可不是随便说说那么简单,除非自己特别喜欢、确实愿意,那真是吃力不讨好的买卖。如果要用金钱价值来衡量,可谓付出去的多、收获回来的少。尽管理是这个理,却又为千家万户乐此不疲,当然这千家万户中,大多是渐老者之所为。对欧美裔族而言,打理后院似乎与生俱来、从小就开始;于咱们华裔大多数而言,后院图谋则是后来才有,但一经染上就成了瘾君子。在地广人稀的异国他乡,有了后院作伴何乐不为?我知道的不少以前的高干、高知、高收入者,来到这边很快都“解甲归田”,干起了这日晒雨淋、没完没了的营生。
要问日常饮食生活怎样?用俩字可概括“简单”。简单到啥程度?清淡本味,家常便饭。难道不经常去餐馆光顾光顾?以咱家为例,前几年晚辈后生隔三差五,总要去特色餐馆转转,近几年却淡了那些兴致,想方设法都要回家吃。说是“吃过去、吃过来,还是自家做的好吃”。外面的虽然口感刺激,但吃了之后总是这不舒服、那不带劲,不光身体的肥胖控制不住,莫名的毛病也烽烟四起。
(本文插图系作者在布里斯班河畔随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