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026258/e1c25f8cfd7a40ce.jpg)
最近负面情绪爆棚,感觉忙了很多没有意义的事情,然后很多原定的事情都没有按时完成,很累很有挫败感。
我深知一件自己想要坚持下去的事情,如果一旦中断——哪怕只有一次——其危险比想象的要大得多。不要相信自己总能补上,或者以后肯定会坚持得更好。有了第一次后,会发现并没有什么看得见的损失,那再有个第二次、第三次又何妨。一出现连续的中断,基本就完了,因为不光增长上有复利效应,损失和退步方面也有,而且势头往往更加迅猛。比如健身,一次没去当然看不出什么区别,连着一周不去,那基本就相当于一切清零从头开始了。我们做很多事都觉得没有效果,就是因为很少熬到正向的复利效应发挥多大作用,只是在不停地被反向复利效应刷新重来。
道理可能都懂,但有时就是会充满无力感,需要一点继续前行的力量。
想起了《把时间当做朋友》中两个关于痛苦、磨难的故事。第一个说的是林肯。
1818年他的母亲故事,那年他才九岁。1831年他失去了工作,这显然使他很伤心。他下决心要当政治家,但糟糕的是,1832年,他竞选州议员失败。他着手经商,可一年不到就难以为继。1834年,他再一次参选州议员。这一次他实现了理想。可在紧跟着的1835年,他的女友不幸去世。1838年,他尝试成为州议会议长,可惜失败了。直到1860年,在经历了更多的起伏与磨难后,他当选了美国总统。
到此,林肯的噩运还没有结束,我们都知道,五年后,他被暗杀了。林肯的故事中可能有夸大和以讹传讹的部分,那么再来看另一个,来自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的记录。
有这样一个14岁的男孩。他在8岁那年的11月,他的母亲突然去世;在他9岁那年的11月,他从梯子上掉下来,摔断了胳膊;在他10岁那年的11月,他骑自行车时发生车祸,造成头骨断裂,还伴有严重的到震荡;在他11岁那年的11月,他从天窗上跌了下来,造成臀部骨裂;在他12岁那年的11月,他从滑板上摔下来,导致手腕骨骨折;在他13岁那年的11月,他被汽车撞伤,造成骨盆断裂。
采纳李笑来老师的方法,我也把这两个故事敲下来,觉得难熬、痛苦、不幸的时候,可以再拿出来认真读一读。这样可能有点不厚道,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也可算作一种同类间的理解和陪伴。你知道,你并不孤独,你现在经历的一切其实算不了什么,早已有人经历过了。
记得绿妖在她的自传体随笔集《沉默也会唱歌》里,说过自己对《红楼梦》的特别感情,在她被命运抛弃的时候,是《红楼梦》给了她继续走下去的勇气和力量。当初看完,能够了解她说的是什么意思,但现在才终于有了切身的感受。书里有这样一段话:
就像小行星总是被质量大的恒星所吸引,我们也本能寻找着灵魂巨人,痛苦的时候,就想在这样的人身边待一会儿,哪怕什么也不说,只想从他们身上借一点点光。
跟自己讲道理没用的时候,就去寻找一些陪伴和理解,去找寻那个能够给你勇气、力量和光的灵魂巨人吧。
题图来自:https://pixabay.com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