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注意力真的很有趣,关注点在哪里,就会在周遭发现什么。
怀孕的时候,发现满大街都是孕妇。
生了孩子,发现路上都是孩子。
以前工作,总觉得下属这也不会那也不会,自己这也可以改善那也还有缺点。总是觉得很紧张,似乎不努力就过不好似的。
去年到今年慢慢调整了心态,对自己宽容了一些,事实上就是真正从心底接受了自己是普通人。既然是普通人,接触新东西肯定有一个学习的过程,从笨拙到熟练需要时间。既然是普通人,看问题的角度就不可能全面,找专家找领导作为补充视角就是必须的。既然是普通人,我也肯定有自己的特点,某些方面更为擅长,长板多发挥,短板别死磕。人在社会就是社会性的生物,团队合作才是王道。既然是普通人,我也喜欢被赞美,被看见,自己先看看自己,多夸夸自己,别人夸自己也坦然接受。
对自己宽容后,连带效应就是待人处事也有变化。
人都有惰性,但也都有优点,凡事别上纲上线,就事论事。
凡事换位想一想,批评还是激励更有效?凡事多听对方说两句,你毕竟和他不同,不知道他的思考过程,也许呈现的结果不是你想要的,但是思考的过程有其他可取之点。凡事评价前考虑下对方的经验,想想你自己的发展历程,只要在成长在思考,就是好事。
看见他人,看到他的敢于尝试,看到他的优点,看到他的进步,看到他的特色。不轻易去评价他人的缺点,也许一件事你只看到了某个方面,他人也有他人的不易。
不怵于与他人冲突,冲突也许是新的契机,但想清楚冲突的必要性。不惧怕反馈负面信息,每个人都是有韧性的,没那么脆弱;但要想清楚你希望获得什么样的正面结果。
可以对自己和他人有期待,但是保持耐心,尊重认知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要求即时满足。
可以愤怒也可以平静,可以宽容也可以吐槽,可以大度也可以小气,可以顾全大局也可以先满足自己,可以努力学习也可以轻松愉悦,可以为孩子做很多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可以大局观也可以细致。可以每天写作,也可以不写。可以写的好,反复修改,也可以写的差,就是不改。
别人可以喜欢你也可以不喜欢你,可以夸你也可以不夸你,可以配合你或是不配合你,别人先满足的是自己的需求,你的需求首要责任人是你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