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插画家?许多人不信,难道三岁小孩儿也能成为插画家吗?
为了验证,我在一个三岁零九个月的女孩身上试验。事实证明,哪怕孩子很小,只要养育者使用“插画”思维引导ta们绘画,并有意识整理ta的作品,那么孩子的画便可成为ta自创的插画书籍,见证ta的成长。
以下是女孩子画的两幅“涂鸦”。
怪兽 蓝宝石还有许多无法命名的画。孩子画完,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画的到底是什么。右边三幅画分别是,花洒;灯笼(以前听过元宵挂灯笼的故事);一头牛(看新闻时,有一头牛被猛兽咬死了)。
假以时日,把她画过的画装订成册,那这个册子便是她人生中第一本插画书籍。
我支持教育不应该太功利的理论,我也支持教育,应该最大化育人。
孩子学画画,如果是为了他未来成为画家,那是功利,因为孩子未来的职业方向有可能不做画家;
而如果用写一本书为目的学画画,我认为是育人。因为哪怕ta未来是企业家,教师,医生还是自由职业者,都能够写一本书,关于内心,关于成长,或者关于学画的经历......这难道不能体现艺术对人的塑造价值吗?
所以,从小奠定下基础,做好孩子的绘画启蒙,以点带面,助力孩子的成长。
为此,我们需要了解给孩子做绘画启蒙,非常关键的几个阶段,无意识期,涂鸦期,象征期,图式期。
我们先说,无意识涂鸦期的阶段。
这个时间段的孩子,主要是以孩子的肌肉运动为主,他的绘画是手臂无规律的运动。简言之,这个阶段主要是以培养孩子,用艺术的眼光去认识世界。
家里有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应该如何做呢?
1、保证孩子能够自由的发挥;
2、运用多种感官探索世界。比如:画植物的时候,可以用眼睛去观察它的形状和色彩;用鼻子闻它的气味,因为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味道,如艾草,感觉有点刺鼻,玫瑰花的味道,闻起来非常香;还有可以用手去触摸一下。
这个阶段的孩子画面,画面效果是比较其次的,主要是以体验为主,比如说玩色彩啊,游戏啊。
家长在家里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可以使用具有想象力的语言来引导,如此对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帮助很大。
第二个时期,是涂鸦期。这个时间是以乱点,或者较乱线来完成作品。这个时期的孩子主要是让他们给画的画取名字。
如何有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我们家长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1、不要干扰,这个时期的孩子可能握笔的方法不对,或者用色不对,画的人只有头,没有手没有脚,也没有五官等。
作为大人,不要在孩子画到一半的时候就问你画的是什么,你这样画不对。
如果家长是这样的反应,一般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他本来很享受的,在沉浸在他的绘画当中。结果一大人给他否定,泼了一盆冷水,他就不想再动笔了。
这是因为父母的干涉会让孩子有受挫感,也会中断他本来可以自己完成的心智成长的历程。
我们要做的就是,准备好材料和工具、纸张。然后给他布置一个桌面,然后提前告诉他,哪个范围是可以弄得脏一点,乱一点,给他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如果离开了这个区域,我们要保持干净。如此一来,我们在家里收拾的时候,就会轻松一些。
接着是第三个阶段:四到七岁,是象征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画的画以自我为中心。
孩子如果处在四五岁,一般画蝌蚪人。什么叫蝌蚪人呢?就是只有一个头,还有两条腿。
为什么这样画呢?
因为在孩子现在的认知当中,手和脚比身体还要重要的。
所以,他们一般只表现比较重要的部分而忽略了身体。
第二方面,是表现和生活经验有关的事物。比如妈妈骂了他一顿,画了一个生气的妈妈。但是孩子作画的时候可能只关注妈妈的表情,还有发脾气的时眼睛瞪的特别大,那个表情看起来凶巴巴的,眉毛皱起来这种表情,可能就不画手也不画脚了。
面对这个时期的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不要刻意的要求她做更细致的描绘因为他们很难画细致。
2、增加生活中的体验。比如孩子喜欢听故事让他把故事画下来;或者去哪里玩好玩的,也画下来。
到第四个时期的时候,是七岁到九岁,这个时期画的东西可能比较接近现实的事物。这个时期画房子也比较逼真了,画动物呢也比较像样了。有了写实的基础,我们可以带他去认识更多不同的艺术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