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父亲用板凳砸死女儿,是什么让亲情变“仇雠”?

父亲用板凳砸死女儿,是什么让亲情变“仇雠”?

作者: 焦点_001 | 来源:发表于2020-01-14 16:11 被阅读0次

2015年3月26日,上海浦东新区发生一场人间惨剧,56岁的父亲老苏用板凳砸死29岁的女儿,老苏的妻子刘阿姨向街坊邻居陈情并力证女儿不孝在先,观者唏嘘。

围观者

警察已将老苏带走,是非曲直法律自有论断,有人说是教育失败,有人说社会风气太坏使然,抛开这些,仔细想想,你会发现父母和儿女真是很奇妙的关系。

如果说爱是有方向的,那么人类的爱是平行和向下的,如父母对子女的爱,包含着欣喜、亲昵、操心、寄托、爱惜等等自然流露的情怀,而儿女对于父母的感情,可能只限于“尊敬”、“爱戴”等等稀少的字眼,而这些稀少的字眼还需要加上引号,为什么加引号,是因为这些情感是生硬的,不是子女自然认同的,它仅是儒家学派的人伦理想宣传的结果。俗话说,后生可畏,子女是向着生机发展的力量,而父母终将向着衰败老去的力量。按照万能的吸引定律,爱只能往有生机的地方流动,所以在父母和儿女的爱的博弈中,父母尤其是年老的父母总处于劣势,令人无奈兼扼腕。

小编记得《聊斋志异》有篇《四十千》,讲述一个王府的管家一日梦见一个人向其索要四十千,管家正纳闷时,那人转向内室而去,不久妻子生下一个儿子,对管家横眉怒目,很不友善。管家知道是宿缘,于是备齐四十千,凡是“儿子”衣食病药都,都从这四十千扣减。过了几年,四十千耗费殆尽,“儿子”索回欠债,夭折而去。虽然这是啧啧奇事,但是民间,父母呼儿女为“要债的”确实很常见,可见父母对儿女的一味单向的索取,有时也甚感烦恶。

在社会养老保障不健全的今天,父母对儿女的付出会变得迟疑;在生存艰难的都市,儿女对父母的索取会变得急促。于是,爱和人伦变得脆弱甚至分崩离析,导致上述事件的发生。

相关文章

  • 父亲用板凳砸死女儿,是什么让亲情变“仇雠”?

    2015年3月26日,上海浦东新区发生一场人间惨剧,56岁的父亲老苏用板凳砸死29岁的女儿,老苏的妻子刘阿姨向街坊...

  • |若仇雠|

    茅草屋,胜霜雪,夏至冬寒,临沧州,寄食望乡愁,漂泊春寒,夏日过半,白碗伟岸,残朽山路,杂草难渡下江南,欲求平静,然...

  • 通假字汇总

    1 共通供,供给 2 阙通缺,侵损 3 说通悦,心服 4 知通智,聪明 5 雠通仇,仇恨,如:仇雠敌战之国也。 6...

  • 遣怀

    白雨无时歇,黄湍乱翻流。虽云骨肉亲,相见如仇雠。诸事皆不顺,本性是根由。聊且尽人事,天意诚难求。

  • 喝火令 雠仇

    暮锁关山暗,春临碧水柔。梦回莺啭燕归楼。词笔尽书丁丑①,回望旧时秋。 故关苍桑尽,玄黄岁月稠。一朝...

  • 不要轻易拿起法律的武器

    一个月前,某村发生一起凶杀案。据某村民给我讲述的情况,是四十三岁的儿子,在农家院子里用小板凳砸死了八十岁的父亲,然...

  • 七绝12-13公祭日(新韵)

    遙忆冰寒凛冽冬, 金陵血洗大江红。 同胞卅万刀前殒, 切齿仇雠烈焰熊。

  • 《菜根谭》解析1

    《勿仇小人,勿媚君子》 原文 休与小人仇雠,小人自有对头;休向君子诌媚,君子原无私惠。 译文 不要与那些行为不正的...

  • 仇亲

    中原焦点团队 成长分享850天 2020-11-05 前天,在网初24的课堂上,听到刘老师讲到“仇亲”这个词。说现...

  • 爱情从不是生活的仇雠

    爱情与生活 又读到那三毛与荷西经典的对白: “你要一个赚多少钱的丈夫?” “看得不顺眼的话,千万富翁也不嫁;看得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亲用板凳砸死女儿,是什么让亲情变“仇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cja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