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期,我们来看胡适先生的《做最好的学问》。
本书选取了胡适著作中关于读书、治学、教育等方面的篇章,既有轻松的读书趣味,也有科学的治学方法,同时也包括对经典名著的点评,考注等,对青年人读书做学问有很好的引导作用。胡适的名言“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在这里得到充分阐释;他的“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
很幸运能读到这位现代思想巨匠留下来的书,这些思想,在近100年后的今天,读后仍觉得非常先进。
可能是鲁迅先生对我们少年时代的影响较大,总觉得从他口中说出的胡适就是个一脸儒气的老夫子。但读过胡先生的书就知道,他真是一个十足的君子。从他的文字,可以读到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及人生阅历。正是这些内涵,让他可以风度翩翩地面对这些冷嘲热讽,专心做自己的学问。他的书都值得一读。
说到学问,我忽然想到,等我们老了的时候来做学问,会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年少时,有精力,有理想,然而社会太阔,我们的心太浮。壮年时,家庭让我们可以过滤掉一些社会的喧哗,但家里家外的大小事务也无情地抢夺我们仅有的时间。到年老呢?外界的灯红酒绿已不再搅扰我们的心,孩子们也去寻找自己的世界,我们,是不是有时间静下心来,把一门放下了几十年的学问,重新放在手上把玩把玩?
这样,待到老年之日,我定然不会孤独。早起,像松浦弥太郎先生那样,抱起吉他,弹着二十年都弹不好的那首歌。当然,我楼下人家将遭受更大的罪,因为我还会把钢琴也弹一遍。在有日光的时间里,把曾经碰过的英法日三种语言不停地背诵,哪怕第二天就把所有单词都忘记。华灯初上,就一盏暗黄台灯,读着那几本,读了又忘记的作品,像从未阅读过一样,多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