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事
努力赚钱搬到市中心

努力赚钱搬到市中心

作者: 张demo | 来源:发表于2017-09-18 15:52 被阅读0次
    日剧《东京女子图鉴》

    今年年初,日剧还没在各大平台下架的时候,看了一部名为《东京女子图鉴》的日剧。讲述一个小镇姑娘不断拼搏上位,一路住到东京最好的房子,在最市中心奢侈品店工作的故事,当然一路上也不断升级自己的“男伴”:从吃路边摊的居家男友到在东京最豪华的餐厅庆祝生日的优质男,生活品质一路拉高。然而故事的最后,30+的她茕茕孑立,与男闺蜜过上了退休老干部的生活。

    几乎每个女孩都能在这部剧里找到自己的影子。

    如果有幸拍一部成都女子图鉴,我想也可以从双流到高新再到三环到二环一路杀到市中心,但是成都市中心并不代表生活有多么奢华,这一点有些奇怪,不慌,等我吃个外卖慢慢说。

    插播我的男孩TT作品《市中心》,我想要赚钱来搬到市中心。

    市中心到底有什么好?为什么这么多年轻人趋之若鹜。

    不要脱离现实,真实情况是大部分有上进心的年轻人,首选居住区域一定是离工作单位近,而成都工作区域整体南移到高新附近,也促成了一年前南面疯狂的炒房现象。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在老成都的眼里,是不屑的。因为对成都人而言,生活,永远才是第一位的。(翻译:喝茶搓麻将苍蝇儿馆子小公园儿(成都人很爱儿化音请各位不要再对成都话有误解了OK?

    成都这个城市很奇怪,应该发过几百次朋友圈或微博来描述成都的怪了。这里的人不爱早起,不争,G20开的无声无息,争执时懒得吵架,地震来了不跑安之若素得躺在沙发上看电影,男人很爱zua(踢足球,几点起来上街都能吃到喜欢的小面,太阳出来就一窝蜂嗑瓜子喝茶晒太阳,工作没什么热情但搓麻将轻松通宵,无论周几几点满大街都是闲人,各个年龄段的人走路都很慢,不急也不慌,淡定是常态,不太爱开车,24小时餐厅发源地?餐厅吃的不地道maybe会发脾气。

    你说才不是这样!好嘛,涩涩涩。(等同于北京话“裂裂裂”(同声翻译:你厉害你厉害你厉害

    在性格形成很关键的一个阶段,六年级到初二,幸运地生活在老成都的市中心。小学、初中、家,全藏在市中心的各大巷弄里。

    中午冒菜下午洋芋花,放学跟女同学坐在“该沿”上摆一天的八卦,众人约会场地首选府南河,圣诞节去春熙路通宵达旦狂欢,陪跳舞的堂妹出入各大电视台表演节目,骑自行车从锦江区杀到武侯区,在巷弄里帮校霸打群架充人数,周末西南书城坐一整天看世界十大未解之谜,陪堂妹追星见面会围追堵截许绍洋(薰衣草男一号,和家人吃一毛两毛一串的玉林串串喝免费的醪糟米酒丢签签到比肩接踵的隔壁桌,生日拿着身份证去家家粗粮王吃霸王餐,骑自行车去天府广场买教辅资料,游完泳路边吃凉面,华西医院探险,水碾河剧场看表演…这都是我印象中的老成都,几乎一切依赖步行,因为重点在于,没有一项脱离过一环

    小时候拿筷子吃饭,大人总会说,抓筷子的手越往上以后长大离家就越远。这话真不是危言耸听,我握筷子的姿势基本跟手抓没什么区别(低到尘埃里。但从小到大都离家很远,毕业后的五年一直在北方。辗转回到成都后,再也不想过游牧的生活了,要彻彻底底完完整整活成一个老成都,这也是我亏欠成都的。

    2014年回来,发现南面发展的太快了。找工作的时候去过天府三街、高新南区、孵化园面试,都是走到了半路就原地爆炸的心理状态。

    最夸张的一回是去软件园,夏天脚蹬高跟鞋打着阳伞,化着美美的妆,下了地铁转公交,然后步行了大概20分钟终于到了写字楼,汗流浃背脚酸无力我妆都花了要我怎么记得。

    刚落座一张考卷就来了,呵呵,我写上名字,压制住自己的烦躁,直接跟HR表示,抱歉,贵公司的岗位不太合适我,放下空卷扭头就走,又耗费一个多小时颠回家。

    太远太偏这四个字始终没有说出口。脑子里只有一点:这么远的工作地点于我而言就是长途旅行,一旦来这里工作,我的生活圈都会整体南移,离市中心越来越远。想一下死的心都有了。

    插播我的男孩TT作品《市中心》,我想要赚钱来搬到市中心。

    作为一个市中心的bitch怎么可能到这么远的地方上班?天方夜谭。

    那一年最终把工作地点定在了桐梓林,于我而言这段距离已是极限,好在家楼下就是地铁站,15分钟可以到公司。青羊区到武侯区,只跨了一个区而已,勉强可以接受。

    很多外地的朋友跟我表示,出了成都其他地方都活不下去;这世界(注意是世界范围,ta最爱成都与台北。谢谢大家厚爱,我为什么坚定不移留在成都,因为很小就知道她有多么好了。

    回来后我便扎根市中心了,在真真正正老成都曾经最繁华的商圈。地段很好,交通便利,机场大巴直达,凌晨出门也依然人头攒动,很有安全感。紧接着,就是24小时的宵夜便利店超市,所有你知道的不知道的牌子,林立在周围。我可以步行到天府广场,省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成都体育馆,文殊院,宽窄巷子。还有老成都的街道紧紧包围,下面报街名环节:长发街、多子巷、魁星楼街、后紫门、小通巷,银丝街…太他妈有魅力了!

    另外,还有数不清的苍蝇馆子面馆等着我,当然,还有年轻人开的甜品咖啡店小酒吧。每天我可以下楼去不远的府南河跑步(过去在成体跑后来挖出蜀王墓就不敢在坟头蹦迪了,散步,坐在河边听老成都人八卦:尖刺了啥子啥子,面要爪子爪子。(同声翻译:今天吃了什么,明天要干什么。

    家人生活在一环内的南面,离宽窄巷子青羊宫很近,平时的约会也十分方便:公交车五站直达,地铁四站,打车起步价,骑车20分钟。然后从南走到北,吃一路拍一路买一路,小学生约会体验,拎着水壶,拿一张公交卡,握着手机,超一整天,买到好吃的锅边馍,看一场免费公益电影,巴适得板。

    脸都笑歪了

    回成都后,接触了不少自诩已是“半个成都人”的外地朋友,聊起成都,他们口中的跟我印象中的成都截然不同。有时我望着他们兴奋的表情,有点游离,不忍拆穿,这样的成都真的只是她的冰山一角。

    前阵子有个朋友跟我说,你真怪啊,我认识的年轻单身都住在三环外。“ummmm,每个人生活方式不一样,我比较喜欢方便的生活。”(乖巧的微笑,我如是回答。存在即合理,不能上来就跟观念不同的伙伴吵起来这样显得我很没素质。

    包容的成都接纳了越来越多的外地伙伴,其实我也算半个外地人了,能在异乡的城市通过自我奋斗并不太困难搞定自己的落脚处,是一件很棒的事儿,我想这也是成都吸引全国各地的朋友来此安家的魅力所在。

    但作为一个老成都懒蛋,我还是想负责任地反驳一句:你们眼里的成都,真不是全面的成都。这句话当然适用于前阵子很火的赵雷民谣《成都》,成都人忙摆手道:啥子喃?切听李伯伯跟谢帝三。(同声翻译:不翻了,大家去听李伯清跟谢帝吧,很有趣,保证惊叫唤。

    去年炒房的时候我心里有一个疙瘩,这么愤青说明我还年轻,连发了好几个朋友圈表达不满,还在知乎上怒答几题,因为特别怕这帮炒房者把成都的本质给炒没了。

    成都这个城市懒散闲适,正是因为拥有一批骨子里懒散的成都人,还有很深厚的美食生活历史积淀,老成都的闲不是一天造就的,同理,也不是今天发展高新明天发展天府新区就可以撼动它。把房价炒上天,成都人是不屑的,你看哪个本地人切那买嘛?投资还是买个拆迁房安逸三。不然也不会老听成都人说:闹啥子嘛,南面根本就不是成都三,炒球它勒,来,继续打牌。(不想翻译了很累

    的确,高新天府新区非常不成都。你可以说我带着偏见,但你不能说我排外,我就是半个外地人,总不能排自己吧。

    成都真的太包容了,才会吸纳那么多外地的人才,政府也一直各种政策吸引人才来蓉落户,搞得成都户口的含金量不算太高,这是赤裸裸的海纳百川。

    新区真的非常不成都,全中国各个城市的高新区都像复制粘贴一样,高楼林立,房价虚高,外地人扎堆。真怕若干年后,老城市的本质都被高新区消耗没了。经济发展很重要,但保留初心更重要啊,不是经济学家,只是表达一个文科生的见解。

    我非常非常非常喜欢成都市中心,宁可多花点钱住在这里。但这并不代表我的生活品质有多高,住的公寓没有一点绿化带,而且它很老了,设施有些陈旧,多半个人都会觉得拥挤,来三个朋友感觉房子要爆炸,只能养仓鼠这种量级的宠物,另外,尽管我住在30+楼,偶尔采光状况也很一般。

    喜欢市中心,是因为它保留了这个城市最原始的样子,爱成都,就是爱她的闲散本质。喜欢出门听到路人一口标准的成都话,听双桥片区420老厂子的叔叔阿姨讲他们年轻时候的故事,喜欢府南河的风光,喜欢那些小苍蝇馆子,喜欢满大街都是老人或小朋友,这些都充满了生活气息,有烟火气更有人情味,会让人特别安定。

    老跟闺蜜开玩笑,她说我们这种urban girl根本就没法去远郊生活,我也老跟家人打趣,假期可以去乡下,但生活必需紧紧围绕市中心,不然一分钟也活不下去。这样的心态,实际上跟商业化是一点也不沾边的。

    说句最大的实话,其实我们很懒,我们就喜欢信步走走就有触手可得的美食景点,不想非要等到周末才能“进城”一次,也不想驱车半小时才能到家,更不想半夜饿的要死走到楼下发现什么好吃的都没有。

    以上,坚决拥护市中心。在成都,市中心不一定可以提高你的生活品质,但绝对可以丰富你的生活情趣,实现你躺着吃最好吃的外卖的人生理想。

    至于大家最关心的房价,摸摸良心,跟南边比比,其实市中心包容得多。

    这一波安利你们该吃了吧,没事来找我带各位市中心一日游。

    都市女孩生活写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努力赚钱搬到市中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cmb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