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033493/f7dea03e9231c018.jpg)
儿童节前夕,二轩回家兴奋地告诉轩妈:“妈妈,妈妈,我今年六一儿童节表演观众!”轩妈已经从二轩的班级群里知道班里有20个小朋友表演节目,其余小朋友“演观众”。为了配合二轩的情绪,轩妈故作惊讶:“真的?哇,观众需要做什么?”二轩得意地说:“要看别的小朋友表演!”“哎呀,听起来很重要呀!”轩妈慎重地说到。二轩很傲娇地和高先生嘚瑟他当观众的事情去了。
大轩望着二轩的背影嘀咕:“什么表演观众嘛,就是不表演节目呗!”一年级的大轩对于“表演”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了。
后来,二轩就当观众了。
轩妈在人群中看到二轩当观众时的样子了。化了妆,据二轩后来自己说,老师给他化了小青蛙的样子,轩妈也被老师的这个举动触动了,看到了老师对“观众”的重视,也让孩子感觉做观众和参加表演并没有什么区别。轩妈在“观众”中找了很久,终于在活跃的人群中发现了低调的二轩,他坐在地上,头有节奏地一晃一晃,身子也跟着这节奏前后摆动,可能是因为中午没睡觉的缘故,二轩居然在热闹的“观众”队伍中打起了瞌睡。
二轩当了一次不合格的观众。后来小朋友们冲上舞台和老师一起跳舞时,二轩表示他不愿意上去,脸上带着羞涩。回家路上他自己总结睡觉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因为看得时间有点长,二是因为天气有点热。
二轩“表演观众”的事在带着小礼物回家的时候画上了句号。
轩妈想了想,这件事如果换成当时的大轩,心情定会颇不宁静。会想到许多:为什么没有表演呢,难道因为不会跳舞?为什么不肯上台呢,难道因为缺乏勇气?造成这些的原因是什么呢?难道孩子的行动跟不上,因为不合群?这反反复复的内心戏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很奇怪,到二轩这里一切都觉得平常不过。孩子不愿意表演就算了,何必强迫;做观众挺好的,什么体验都得有呀;甚至都没有去拍照片,不是不做是忘记了。
都说老大照书养,老二照猪样。乍一听觉得这话有点糙,结果看看自己一路走来的经历,可不就是这样嘛!
轩妈想到了几个经典镜头:餐桌上,轩妈一边喂大轩一边对着二轩说到:二轩,你自己吃,妈妈喂哥哥,好吧!二轩点头同意。早上起床,轩妈吆喝一声“起床啦”,二轩迅速爬起,再看时已经穿好了衣裳,大轩一脸迷茫的坐在床上,还得轩妈帮忙穿上。轩妈爱大轩,也爱二轩,高先生亦然,但是大轩身上花掉的精力是二轩的1.5倍,甚至更多。
大轩当初上幼儿园,让轩妈操碎了心。二轩只一句“宝贝,自己上去吧!”便放心离开;大轩选择兴趣班时诸多挑选,二轩总觉得还早缓缓也可以;大轩刻意的花心思让融入周围的同学,二轩总觉得自己交到了不少朋友;甚至,厚着脸皮偷偷说,大轩当时的作业几乎不会落下,二轩主动让发到班级群,有时都会忘记。
二轩的铅笔是蹭来的,二轩的橡皮是蹭来的,二轩的作业本是蹭来的,二轩的很多知识也是蹭来的。甚至,二轩会高兴地穿上哥哥穿过的衣服大喊:“哥哥穿小了轮我穿,等我穿小了给弟弟妹妹穿。”除了爱,二轩的很多东西都是蹭来的,但那又如何,二轩似乎成长的很不错。
只要不放纵,放养挺不错,妈妈轻松,孩子舒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