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流浪星球》不仅大火,再创票房神话,更是被誉为“把中国科幻电影推向高峰的开山之作”。吴京再一次被捧上神坛,而谢楠却因为同期上映电影的票房惨淡,被网友嘲笑“乖乖在家伺候老公儿子吧”。
谢楠认为网友没有恶意,但不能同意他们的逻辑:
“照顾家庭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工作也是。不存在高下之别。回归家庭是承担起另一半的重要责任,不是退而求其次。”
谢楠曾经也是光线传媒当家主持花旦,却愿为了孩子回归家庭;而今,本可以衣食无忧,却愿为“年轻单身时奢侈的梦想”努力一把。
心态特别喜欢谢楠的这种干净利落,爱孩子爱老公,但也要有勇气活出自己的心态。
我也相信,她的每一个决定,和普通妈妈们一样,都很不易。因为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或许妈妈们就注定了会有各样的纠结、甚至内疚。
一、妈妈们的“老朋友”——内疚感
很多全职妈妈也有很好的学历,甚至在工作中取得过很好的成绩。成为全职妈妈后,很容易因为觉得自己在职业上的“半途而废”、或不能“自食其力”而内疚。也会因为每天琐碎而辛苦的付出,和即使取得孩子教育的成果、也得不到任何机构的认证和奖励而抱憾。
很多职场妈妈因为依靠工作才能生存,或因为通过工作才能获得成就和价值的实现。但都会因为不得不把孩子交给他人照顾、没有足够时间陪伴孩子而内疚。
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也在《向前一步》书中,坦言道:
“对母亲来说,控制负罪感和时间管理一样重要。当我休完产假回去工作时,其他上班族妈妈都告诉我要有心理准备,因为有一天我儿子可能会哭着要保姆而不是妈妈。果不其然,当他11个多月大,能在自己房间的地板上爬来爬去,有一次被玩具绊倒了,他大哭着向保姆而不是我、伸出了小手。我十分难过,但戴夫(丈夫)认为这是个好兆头,他的理由是,在儿子的生活中我们是核心人物,但对照顾他的人形成一种依恋感则有利于他的成长。我理解他的逻辑,尤其是现在,但当时我真是难过得要死。”
无独有偶,董卿因为愧疚自己陪孩子时间太少,做了一段时间的全职妈妈,后来又因为害怕平庸下去,回到了舞台。她坦言自己一直努力寻找着家庭与事业的平衡点,但在心中依然将自己套进“自私的妈妈”的枷锁,认为自己对不起孩子,陪伴他的时间太少。
或许,对于妈妈们来说,从来都不存在“平衡”一说,她们一直都在事业vs孩子、家庭vs自己等多个选择题前,做着艰难的选择或优先级排序。
二、自愿or被迫,心态决定结果
那么,面对每个妈妈都必须要面对的选择“是做职场妈妈,还是全职妈妈”,我们到底如何决断呢?
一位博士毕业、因为三个孩子毅然放弃科研事业而成为全职妈妈的佩蓉女士,也是《佩蓉的妈妈经》的作者,这样告诉我们:“不在于哪个决定绝对正确,而在于你以什么心态做决定,怎么面对自己的选择”。
她在书中分享了四位妈妈的例子,其中两位背景极其相似的妈妈,在休完产假后都回归了职场。不同的是,自愿回到岗位的妈妈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且习惯于工作就是工作,回家时就全身心与孩子们在一起,她和她的孩子们都生活得健康而快乐。
而另一位妈妈,是在她的母亲和丈夫的要求下返回工作岗位的,她每天去上班和孩子们分别都特别痛苦,也因此开始怨恨丈夫和自己的母亲,这种态度在言语中逐渐流露,内心的怨恨也使她容易发脾气,导致家人和孩子们都躲着她,不愿意和她单独在一起。这样又让他感到更加难过,从而陷入怨恨和沮丧的深渊。。。
书中另外两位选择成为全职妈妈的女性,也因自愿或被动的选择,说导致的不一样的心态,收获了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不管是选择成为全职妈妈或回归职场,如果欣然接受,兴高采烈的开始新的角色,积极调动一切资源,就会努力成为一个快乐的妈妈,家人也因此而“阳光明媚”;如果深陷内疚和怨恨的泥潭,把自己当成受害者,自己就快乐起来,家里也因此而“阴霾笼罩”。
快乐妈妈 还是 受害者,你选哪一个?
价值一、全职妈妈的价值?
另一个让妈妈们困扰不已,难以大胆选择成为全职妈妈还是职场妈妈的顾虑就是——价值衡量。
觉得女性赚钱不多,还不如回家被“养着”,既否定女性实现自我价值的权利,又贬低了“全职妈妈”的价值。
从经济价值角度考虑,全职妈妈创造的价值并没有被市场化计算出来。
经济学家薛兆丰说:“她们创造的市场价值没有计算到GDP(国内生产总值)或者GNP(国民生产总值)当中去。但如果两个家庭做个交换,两位家庭主妇分别都到对方家里工作。。。才会被计算出来。”
而另一方面,难以被计算的“隐性成本”,也让妈妈们有着难以言说的苦楚。
女性在生育这一项人生大事上,承担着不容忽视的健康和时间成本。
同时,一个人在工作中赢得的成就感、社交带来的开阔的眼界、消费自己挣得钱的自信和快乐等等不能轻松量化的代价,也成为了全职妈妈们的“隐性成本”。
全职妈妈的价值不仅在于节省了保姆带孩子、家政人员做家务的经济开支,更在于她们对孩子近乎24小时的陪伴、爱、和教育上,付出的心血和隐性成本的牺牲,是难以用市场上流通的价值来衡量、却有着巨大影响意义的。
也正因为这种难以用市场价值去衡量的价值,许多职场妈妈们收起自己的职业抱负,甘愿回归家庭成为全职妈妈。
据美国波士顿Suffolk University历史系助理教授薛涌博士所说,常青藤正在掀起一股“主妇潮”,这并非心血来潮地赶时髦,而是源于深刻的社会和家庭根源:
“能上常青藤的女性,往往得益于成功的家教。这种家教,又往往建筑在受过良好教育的母亲的无私投入上。等这些女孩子读了大学,回首自己在学业上的成功,自然会认识到母亲的角色是多么重要。她们越是注重教育的价值,就越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乃至不放心把教育自己孩子的责任外包给学校。”
全职妈妈的价值如何,也取决于她们所付出心血的家庭里的成员们如何看待,而最关键的是,自己如何看待自己的价值衡量。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法国的全职妈妈,每天放学,她和孩子们一起吃点心、写作业、做晚餐、分享孩子人生中的点点滴滴,在孩子们上学的时候,她去整理市立图书馆,组织夏季露天电影,义卖旧衣服捐给非洲受灾的小孩……
他们兄妹三人,在母亲精心的培养下,都有着各自非常好的工作和家庭;走在小城里,她的母亲比市长还要有人气。跟老太太去买一次菜就知道了,什么才叫做“爱戴”。”
这辈子,她没有赚到一分钱,可是她却拥有让自己,也让家人承认且骄傲的价值。
价值,除了经济价值,还有家庭价值、社会价值,以及我们的心理价值。
无论是职场妈妈还是全职妈妈,如果能以经济价值、家庭价值、社会价值以及自己的心理价值(自我定位)来综合全面的衡量自己的价值,就不会容易因为某一方面的不足而患得患失。
全职妈妈,如果不想让别人简单粗暴的用钱来衡量自己,那么最好可以先学会别用钱来衡量自己;要知道如果连自己都看不到、不认可自己的价值,别人又怎么会呢?想让别人中堂正座地对待你,首先自己要给自己,跨进大门的底气。
二、实现经济价值的更多可能
不得不说的是,随着互联网在消除信息不对称上的巨大贡献,全职妈妈们也有了灵活运用时间,发挥自己所长赚得收入的可能。
搜一搜“在行”,你会发现上面既有育儿的行家,也有收纳整理的行家,还有营养学、烹饪等各种细分领域的行家。
谁没有点儿“特长”呢?发现自己的优势,变为“专业”,并实现变现早已不是神话。
在美国成为畅销书的《零工经济》一书中,作者安娜·马尔卡这样定义“零工经济”(Gig Economy):
用时间短、灵活的工作形式,取代传统的朝九晚五工作形式,它包括咨询顾问、承接协定、兼职工作、临时工作、自由职业、个体经营、副业,以及通过自由职业平台实现的工作内容。
此书也为我们描述了一番未来的就业情况:
等到今天的孩子长大的时候,当一位雇员,做着一份全职工作将不再是普遍现象,而只是一个例外。
或许随着以数字化、网络化为基础的时代的到来,共享经济的发展,全职妈妈们也将开始迎来多样化的工作机会和经济收入。
你,准备好了吗?
选择谢楠说的没错,“每一个职场妈妈(或许也有爸爸们)都在两难里不断选择。”
董卿说,《朗读者》最后一期录制结束后当晚,自己站在录音棚,感到一种割裂感。当记者问,会不会担心对家人对孩子有亏欠。董卿沉默良久才回答:什么事情都是你选的,这个选择是你做的,所以你只能去承受所有的一切。
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在成为妈妈后,这样定义成功:
我们需要追求的不是完美,而是要以可持续、可实现的计划为目标。我们需要问的不是“我能做到一切吗”,而是“我能不能做到那些对我和家人来说最重要的事”——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快乐、健康地成长;而非其它无关紧要的事情……如果我必须为成功下个定义,那就是:
成功,是为自己做出最好的选择,并且接受它们。
愿每一位职场妈妈、全职妈妈,都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价值,自愿地做出最好的选择,并欣然接受。
“痛”并快乐着的又一个夜晚。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