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权威的关系,一向是我的大难题。权威的原型,可能来自我的父亲。我依然记得,小时候我问他问题的时候,经常是答非所问,或者是让我自己去寻求答案,甚至是勃然大怒。
本来让我自己去寻求答案也不是个坏事,关键是那个态度,传递了一种信息:你干嘛要问呢?这个问题这么简单,你不应该来问我。勃然大怒的一个例子,我更是记忆犹新。在我小时候,我经常搞不清楚各种长辈的称呼,印象中可能是因为没有人耐心的跟我说过。我记得我问了父亲三次,记忆中前两次他都很不耐烦的回答了我,但是并没有给我一个很整体性的框架性解释,让我一直处在迷茫之中。就比如说他会说,AC是你姑姑、B是你叔叔,但他没有解释说:爸爸的姐姐或者妹妹,你都叫姑姑,A是爸爸的姐姐、C是爸爸的妹妹,所以你都可以这样称呼她们;第三次他勃然大怒,训斥我:怎么这个都搞不清楚,自己去网络查一下不就知道了吗?
迄今为止,我还是很恐惧问权威一些我不知道的问题。总是要竭尽全力,寻找自己所有查过的资料以后,才能够询问;生怕体验到“怎么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要问?”的感觉,潜台词是:你怎么这么不努力,这让我感觉到自己很糟糕。
权威在社会上意味着地位、权力,这种糟糕的关系显然阻碍了我的进步,让我获得权威的帮助非常的困难。我的咨询师给我的建议是:带着恐惧去觉察,用现实和幻想的对比,来减少幻想的成分。我的在职研究生论文导师是一个非常尊重人的导师,“人和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对她来说,不仅是研究的价值观,而且是身体力行的行动指南。随着一次又一次对她的想象(惩罚性地训斥我)与现实(支持性地鼓励我)的不同,我感觉我也获得了部分的疗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