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周刚听完路教授两天的课程,深深地被他的逻辑框架拆解复杂问题的思维吸引,但总感觉有些不过瘾,感觉他身上还有很多未挖掘的保障,于是向他要了一份书单,看看他是如何构建自己的思维框架,追溯课程中的理论源头。
原本是希望得到在战略领域的经典推荐,没想到路教授给了从战略,组织管理,市场等企业经营方方面面的全套学习成长书单。同时他还提到可以从他的两本图解经典的书籍开始,我搜索了下《图解企业成长经典》和《图解创新管理经典》,原来我在去年年末就已经放入了电子书架,只是还未曾翻起。通过面授,现场交流之后,确实会提升阅读的可能性,所以明白了读者见面会或者新书发布会的重要性
翻阅这本书有很多课堂中的知识点其实在书中讲得更为详细。例如我在课堂后提的一个不清晰的问题,人类知识的4个层次,在此书的开篇做了很好的图解,一下就豁然开朗
路教授把人类的知识体系分成四个层次:经验、工具、理论和哲学(见图0-1)。第一,人们从日常生活中获得经验;第二,人们从经验中总结规律,形成工具和流程;第三,人们从具象的规律中抽象出理论和科学体系;第四,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思考,形成文化和哲学。

这里看到的新视角是关于中西方思维的对比,东方直接用哲学来指导实践,往往容易无从下手或者跑偏。这就是为什么在长达几个世纪的管理经典里,西方依然是主流,我们在理论成体系,变为可操作的工具、流程方面还有一定的空间
书中开篇提到他选书的逻辑
他致力于发现同一领域选取的10本经典背后的联系,用一个框架把10本经典串起来。让读者通过快速阅读,获得系统的知识。这些系统的知识,甚至是我们直接阅读原著也不容易获得的。
管理恒久远,经典永流传!
选书的逻辑,时空概念

通过这图大家不难发现,路教授的知识整合能力,他会用他自己的精炼易懂的语言,帮助我们去理解那些流传已久的管理经典,如果说那些经典是一个个经典食材的话,他上的是一盘盘张口即可享用的色香味俱全的佳肴。
我们今天先从他拆解的第一本书开始
《企业生命周期》的作者伊查克·爱迪思,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管理学家之一。爱迪思是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创立者,组织变革和组织诊疗专家。
在外部环境变化越来越剧烈,企业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的今天,《企业生命周期》的价值更加凸显,值得我们仔细学习。

想要对这本经典书有所了解的话,我们可以对自己提出几个问题
1.企业生命周期指的是什么
2.企业生命不同周期里各自有什么特点
3.依据这些特点,对企业经营有什么帮助
针对以上问题,路教授也拆解了了解此书的3个重点:
第一个重点:企业生命周期的主要阶段。
企业生命周期分成了10个阶段: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壮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早期、官僚期和死亡
第二个重点:企业四要素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变化
PAEI
目标管理(字母P)对应的是产品要素,行政管理(字母A)对应的是组织要素,创业精神(字母E)对应的是用户要素,整合(字母I)对应的是市场要素
路教授把自己《战略共演》书中提到的战略4要素与PAEI完美结合,这样就很好理解了爱迪思的精髓
产品驱动成长的企业往往拥有更为创新的技术,而用户需求驱动成长的企业往往拥有更为创新的模式
第三个重点:如何应对企业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的挑战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不只是一个理论,它还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问题的诊断和诊疗工具
爱迪思开发出了一套利用生命周期理论对企业面临的问题进行诊断和诊疗的方法,称为“爱迪思方法”。
第一步是确认企业面临的“正常问题”和“异常问题”
爱迪思把专注解决企业内部问题的专家称为“组织流程顾问”,把专注解决企业外部问题的专家称为“战略规划顾问”。
由于企业的内部问题和外部问题往往同时存在,而且各种问题之间存在着共生协同关系,所以爱迪思把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顾问称为“企业共生协同师”
我的理解是在企业挑战的诊断及开处方时,中医结合很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