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见你,不必说太多的话,只消一眼便能感觉到曾经在哪里见到过你,而这次所谓的初见也只作是久别重逢。“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能有如此之气质的你定不属人间,应是世外仙姝下凡而来,也只有你才受得起颦颦二字。
你初来就带着苍凉和感伤。慈母新故,别父北上,风雨中那艘清冷的小船飘荡在暮色里,前路茫茫,命运未卜。仿佛你的骨子里烙着写不完的悲伤,读不尽的凄凉,彼时如花的年纪,眼底已有了清冷之感。 哪怕得到了贾母的无比宠爱,却仍有不及之处。至情至性的你还是处处小心,时时留意,不多说一句话,不多行一步路,哪怕是饭后一盏漱口的茶,也要小心翼翼地入乡随俗而不留一点破绽。
可每每想起你,心情总是变得很复杂,那种忧伤的美,沉静的美,还有那欲说还休的情愫,总是流淌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思,让人在疼惜中带着欣赏,让人在不忍中感知她的无依,或许别人眼中孤高傲世的性格也不过是你的自我保护罢了。
你我二人原先在贾母那里同吃同住,一处玩耍,略无参商。经过长期接触,互相之间产也有生了爱慕之情。正因为太牵挂,放不下彼此,我们的关系也有紧张,甚至互相猜疑,斗嘴、试探的时候。
仍记否,颦颦?大观园建成时,老爷与众清客入园题对额,我一展诗才,众小厮围着我讨赏,将我佩戴之物劫掠一空,幸而我将你所赠荷包系在里面的衣襟上才没被他们抢了去。然你却误以为那荷包也在其中,便生气回房,将前日我托你做的香囊袋用剪刀铰了。我急忙赶来制止,将荷包解下递与你看,奈何那香囊已被铰破了。颦儿啊颦儿,你让我如何是好呢?
但是随着这种不安的过去,我们之间的感情日益密切起来,甚至到了互相戏谑的地步,而我更是将你视为知己。
还记得那日正当三月,早饭后,我携了《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一块石上坐着细看。书中落红成阵,树上桃花落得满身满书满地皆是。知道你不忍看到它们如此这般,我就兜了那花瓣儿,抖在池内。这时恰巧你来了,肩上担着花锄,花锄上挂着纱囊,手内拿着花帚。看到此书你也爱不释手,如饥似渴地读完,只觉得余香满口,笑说果然有趣。
我感觉得到,颦颦。你对我的所谓混话没有生气,所以当我着急求饶的时候,你反倒嗤的一声笑了,还用《西厢记》里的戏词奚落我:原来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
这贾府上下大多数不喜欢你的眼泪,不喜欢你的多愁善感,不喜欢你总是那么悲情,不喜欢你总是使小性……然而在我看来,这恰恰是你超脱的表现。
人生本就是聚散离合无常,你总是谈及生死,感觉很悲观,实质上恰恰是拥有一种平常心。因为知道快乐和痛苦都只是瞬间,所以可以拿得起放得下。因为知道死亡和花的凋谢是人生必须经历的过程,所以可以直面生命里的黑暗和残酷。因为知道繁华落幕后的冷清寂寞,所以才喜散不喜聚……而那些一味的激情昂扬的乐观者,在遇到打击和困境时,反而常常容易一蹶不振。
如此这般心思,知音少,又付谁人听?
我知道即便如此,你也没有失去内心的热情。用心与人交好,爱乌及乌,在对宝钗敞开心扉后,拿宝琴当自个的亲妹妹一样对待。一点也不打折扣的真心,是世间最难得的真心,轻易就给了相信的人。
你的热心,不因香菱的身份而改变。教香菱作诗,毫不敷衍,就连宝钗都觉得香菱是“得陇望蜀”,可你却成全了香菱。学诗,是香菱一生中难得的快乐时光,是她生命中的一抹亮色。
在诗社里,你做的诗词或是风流洒脱,或是独具一格,虽然总是有淡淡忧愁的感觉,却恰恰反应出真实而纯粹的个性,你是唯一喜爱诗词入骨的人,所以林妹妹做的诗总是极好的。
即使是在元妃省亲时要求每人做一匾一咏,你也不肯像宝姐姐那般做应制诗,只胡乱凑了一首应景,但这也掩饰不了你的才华“终是薛林二妹为上,与别人又是不同的心思。”而那一首首《葬花吟》《秋窗风雨夕》《题帕三绝》……每读了,我都忍不住滚下泪来。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颦儿,你很谨慎,也很敏感,永远在自己的潇湘馆里,在自己的内心中看遍花开花落,伤春悲秋掩饰自己的哀愁。
是谁在岁月里轻轻叹息?叹回望灯如旧,睡不稳纱窗风雨后。
是谁在流年里深深悲吟?悲向来情深,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 。
是谁在翠竹间默默拭泪?抛珠滚玉偷潸,展不开眉头捱不明更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