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触动我的一段话(P172)
我一直建议企业做好微信服务号,而不是订阅号。服务号和订阅号的不同之处在于,订阅号每天可推送一条图文信息,会被折叠在订阅号窗口,而服务号是每月推送4条图文信息,但不会被折叠,可以直达用户。

二、引发的思考
微信的没落是大家都看得到 感受得到的,不管是做微信订阅号还是服务号,其实都不会有太好的结果。即使服务号不会被折叠,可以直达用户,但一周一次的频率实在过低。
平常看到大家都在说双微一抖,这种方式会是最终出路吗?我觉得不见得。微信微博自不必说 新晋的抖音由于它的形式实在过于单一,就像曾经的直播,如果我们站在时间线上看这款产品,一两年之后它的衰落也是基本可以预见的。
我觉得大家做运营 或许已经习惯了多平台,但是如果一个平台它本身能兼具多种功能 我想大多数人都不会选择做八爪鱼吧。那么有这样的平台吗?今天的b站 了解一下!
或许一些人对于b站的理解,都只是知道它是一个可以发弹幕的偏二次元的视频网站。今天我着重分享一下b站从去年下半年起 一些并不广为人知的新动作。
1)新增动态及专栏功能 —— 分别对应微信的朋友圈和公众号
2)新增音乐区 —— 对应网易云音乐 大家偏爱网易云音乐的一大原因 就是它的原创歌曲 现在b站的音乐并不能向外分享 但一旦它形成规模并放开外链 应该会对网易云造成不小的打击。
3)直播、小视频功能 —— 对应各类直播App和抖音
4)影视区回归 —— b站上市后 资金充足后 日剧渐渐回归了 同时美剧也有更多涉猎 这一点会让b站的用户群和年龄层都更扩大一些
再加上它原有的各类功能 比如我是拿它取代网易云课堂类的产品的 因为这上边的教学资源全面、免费,最主要的是有趣 不功利。
写到这里我又去看了看自己手机里的App 除了上边的功能 我还需要哪些App 其实并不那么多了 也就是b站正在尝试包罗我们的主要娱乐需求 未来可能会发展成一站式的巨无霸。
但话又说回来 它的弊端在哪里呢?
1)年龄层低 购买力相对较弱
2)对输出品质要求更高
如果在微信上 我说自己的号做不起来 可以把原因推到入场晚上 但在b站 大家拼的就是才华 做不起来就是能力不足
另外我有一点感悟是 这些“孩子们”的品味比微信用户高太多了 在微信上阅读量10万+,在b站或许就是个渣(原谅我的直接)。所以如果觉得自家产品与b站的用户匹配度高 考虑把重心转到b站的话 也要重新摸一摸这个平台上用户的调性 因为他们和微信太不一样了。

三、应用于实践
上边提到要重新摸他们调性,我自己可能正处于这个阶段吧。这期间也碰过不少壁,有时也被留言和弹幕怼到不行 跑到卫生间里默默委屈生闷气 但是冷静下来之后又觉得没有办法 既然他们有他们的规则 我想在这玩 那就要按他们的规则来。
为了做好教学视频 我个技术渣从去年开始也在自学MG动画(飞碟说、混沌学霸说用的那种)了。手残脑子笨 学得进度很慢 而且做视频比图文更费时间更费功夫。但我也明白 这个型早晚要转 这个事儿早晚要做 所以我不想再在微信上耗时间了 我希望自己在微信彻底没落前就能把需要的技能都储备好 到时不会过于手足无措。
最后 已经错过了微信 就别错过b站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