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多亚学派是希腊化时代针对人类幸福的门派之一。像所有其它哲学门派一样,他们积极地思考着关于幸福的话题,但在这一切思考的背后,有一个最根本的要求:不要把任何可以从我们手中夺走的东西视为有价值。
这种说法可能太过于绝对,但它的宗旨却是极其有说服力的:不要让幸福依赖于那些自己不能掌控的东西,也不要追求那些你其实并不需要的东西。中国的大学生,尤其是八零后的那一代,对读书寄托了太多的期望。但是,这已经不是一个读了大学就是社会精英的时代了。
且不说社会持续的更新换代,我们面对的,最残酷的还是命运的无常。日本小说家野坂昭在亲身经历了二战,看着自己的妹妹瘦弱死去的模样,怀着悔恨的心情写下了《萤火虫之墓》。里面有一句很发人深醒的话:珍惜今天,珍惜现在,谁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26岁,还拥有人生无限可能性的周西却突然被查出卵巢癌,她在《我是演讲家》中声泪俱下地引用了这句话: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个会先来。
是啊,只要明天没有完全结束,我们就永远不知道还会发生些什么。知乎里有一个高达40千赞的答案是这样说的:像是《红楼梦》里的《好了歌》,没有什么你得到的东西,真的是你的。钱,房子,家庭,事业,莫不如此。只有我们能抓住的,才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而知识,它进了你的脑袋,就偷不走啊。
这个时候,回过头来重新审视有关学习,有关教育,有关求知的意义,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基于此,《三联生活周刊》派出编辑,历时7年,追寻7所世界知名大学的精神底色,重新思考关于教育的意义。《大学的精神》主要由毕业于北大国际关系学院、一直从事国际政经、文化和科技报道的蒲实和毕业于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陈赛主笔。他们通过实地探访,深入了解这7所大学的教育理念、学习氛围等,让我们接触到一个个更真实的知名大学。
大学是向社会过渡的一个时期,所以,无论是哈佛、耶鲁、斯坦福,还是麻省理工、牛津和剑桥,都无一不在强调着成为一个“社会人”的重要性。
哈佛最重视的不是专业课,而是它占了课程比例3\4的通识课。在通识课中,学生要学习从人文到社科,从哲学到航天,从古至今,思考关于自身和社会的话题,也思考人类和宇宙。因为哈佛认为,先是知识的广度使一个人有温暖有趣的灵魂,再是知识的深度使这个人出类拔萃。
位于硅谷心脏地段的斯坦福大学,则弥漫着浓厚的创业气息。老斯坦福在校训中明明白白地写着他们的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的个人成功和人生的直接有用性。这很直白,但也很真实。硅谷的由来也离不开斯坦福大学在1951年时做出的决定:将土地租给当时的高科技公司,在校园里创办工业园区。所以,在斯坦福的课堂里,经常会有facebook创始人的亲自教导,也会有英特网CEO、苹果的创始人的亲自指导。有想法就要去实现,这是每一个斯坦福人的理念。在这样的氛围下,没有人会想进一所大公司然后干到最高层,他们想的是:我这个想法怎么能实现?可以开个公司吗?然而在追求现实的成功之下,斯坦福人还有更大的野心,他们想要通过自己的的力量,通过科技的力量,来改变和影响全人类,让生活更加美好。
耶鲁人的教育理念相对来说就显得不那么现实,他们坚持一个人最大的贡献是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很多耶鲁人在毕业以后,宁愿不去高薪有保障的单位,而是选择为非营利性组织工作,维护穷人的利益。这也被调侃为耶鲁的理想主义。是啊,谁能放下自己生活的柴米油盐,饿着肚子去帮助别人呢?但是,耶鲁人绝对不是纯粹的理想主义。他们的学校、校友都坚守着这一传统,所以会拨很多资金来保障那些在非营利组织工作的耶鲁人。再者,耶鲁人可是有实力的人啊,大不了再撸起袖子回到他们的现实生活中,一样过得风生水起。这就是他们的实力——不在乎身外之物,却随时可以靠自己的能力争取得到。
麻省理工则更强调用创意改变生活。有一位传奇人物让我无比感叹知识和科技的美好。休·赫尔是麻省理工的一名教授,但在那之前,他是一名攀岩爱好者。但是很不幸,一次事故之后他的双腿被截了肢。在这种时候,生活是多么残忍啊。然而,他回到实验室,做出了比自己的腿性能更好的假肢,然后又去参加了攀岩比赛。他的同伴从一开始的同情到最后嚷嚷着不公平,因为他的“双腿”给了他更大的优势。
正如媒体实验室主任弗兰克·莫斯所说:“麻省理工学院解决的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人的问题。”是的,就像休·赫尔所相信的那样,这么多的人类苦难,是可以通过技术弥补的。
幸福研究认为,让我们感到幸福的因素有:健康、家庭、爱情、友谊、工作、财富以及信仰。这些因素,也不是完全掌握在我们手中能由我们自己决定的,但是在我们自己能争取的那部分,为什么不努力争取呢?
就像剑桥只有一次考试机会一样,人生也只有一张入场券。一路上有很多随机场景,并不是像火车过站一样每一站都会靠站。努力学习有什么意义呢?我想,也许是让我们在自己能做到的范围内,尽力去争取我们能争取到的幸福吧!而这种幸福,是靠着我们自己的能力争取来的,谁也偷不走的心安理得和胜券在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