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日正式听闻以前的一个同事在京高升了,虽然早已得到消息,但正式消息一出,还是引发了一点小感叹。
曾今,他们是一起成长的同事,几乎一起进的公司,又几乎一起提拔到差不多的岗位,亦敌亦友;后来,换了一个从北京空降下来的老板,此后两人便不断拉大差距。
四年时间,他的同事先后被提拔了三次,并且每一次都在重要的岗位上;而他,却一直在公司基层管理岗位上一动不动。
如果说,竞争关系具有目标一致、能力相当、阶段性等特征,那么他们早已不是竞争关系了,一个早已绝程而去,在帝都高升;一个还回到了最初的地方,在最偏僻的地方坚守。
是命运不公吗?还是老天的安排呢?看似一切仅仅因为一个人、一个老板带来天差地别的差距,这背后到底还有没有其他的因素?在目之所及的地方,自己还有没有改变的可能?还是只能在这青山绿水之间,完成命运一次又一次的轮回?
2
干副职已经三年了,虽说换了单位,换了岗位,换了具体工作内容,但副职的本质没有改变,副职的定位也没有改变。
副职,是正职的助手。在这种一把手代表一切、决定一切的单位,副职仅仅是正职业务上的助手,只分担工作,不分享权力。
对于底下的部门而言,副职是业务指导,而不是业务领导,指导和领导之家的差距颇令人玩味。作为领导,具有所有工作的统筹权、工作的安排权、人事的调整权,而作为指导,仅仅只有具体工作的指导权,或者说具体一件事的否定权。
在下属眼中,领导的话是必须执行,指导的话是参考执行,自然对领导自己的部门主管和指导自己的公司副职,其内心深处最本质的态度便截然不同。
这种不同,是岗位带来的不同,与自己的人品无关,也与部属的人品无关。因此,需要坦然面对,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标识,不必过度解读,不要自寻烦恼。
3
昨天跑步时,听了一会儿课,觉得很适合现在的自己。
在职场定位上,作为一个新公司的副职,面对新业务、新人员,在工作方面,对下级,要提醒怎么干?对平级,要商量怎么干?对上级,要建议怎么干?因为我们是一个决策权高度集中的创业公司,所有下级都要服从共同的上级,所以副职的工作更多的是助攻,或者在老板授权下临时性独挡一面。
在职场态度上,不挑事,副职就好好当副职,好好干自己份内的事,不要想着出名挂号,更不要一肚子怨气,怼天怼地怼空气;不怕事,如果别人主动发起挑战、点燃战火,自己也不能一味忍让,始终当老好人,要敢于直面挑战,不退缩、不害怕;能了事,一方面能够让战火终结,矛盾平息,另一方面也能够独挡一面,了结事情。
提醒好,商量好,建议到,干好副职的本职;不挑事,不怕事,能了事,端正副职的态度。
4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
你快,总有很多人比你还快,你不是担心别人比你快,你只是担心你身边的同事,你熟悉的人比你快。
你慢,总还有很多人比你还慢,你只会在失意的时候,才会偶尔回回头看看身后的人,找回一点点前行的动力。
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正常现象。但,在一生漫长的征程之中,我们并非始终要以别人为参考对象,而要清醒而独立的知道,自己要跑到哪儿去?想要怎样的风景?
然后,无论风雨,一直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