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孙子兵法》行军篇第九(四)

《孙子兵法》行军篇第九(四)

作者: 旭日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4-02-16 10:45 被阅读0次

【原文】

平陆处易,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译文】

在平原上应占领开阔地域,而侧翼要依托高地,前低后高。这是在平原地带上对军队处置的原则。以上四中“处军”原则的好处,就是黄帝之所以能战胜其他四帝的原因。

【感悟】

在春秋战国时期,在平原上打仗的,情况比较多。有时候还讲究先礼后兵,被后人嘲笑的宋襄公事件,间接体现出了古代打仗的一种状况,那就是一种绅士的打仗方法。

正如《道德经》所言,“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后来的打仗都是以追求胜利为目的,比较讲究谋略,借用各种天时地利人和,各种条件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前面几句话已经阐述了这几种利用地形作战的方法。但是有时候也不排除,有些特殊情况必须在平原上进行战斗。特别是在古代战车和骑兵时代,启用前低后高的地形可以产生战斗的冲击力。当然这种情况的前提条件是占得先机。“先处战地而待地者逸,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最后一句话对前四种情况进行了总结。《孙子兵法》告诉我们,为了追求战争的最后胜利,这四种行军之利,要好好远用,古代黄帝就是因此而胜四帝。要有前一篇中的九变之智慧,从利害两个方面全面而充分地考虑,不能死板地照搬照抄。

相关文章

  • 《孙子兵法》第九篇《行军》的主要原则

    《孙子兵法》第九篇《行军》的主要原则 《行军》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九篇,主要论述了行军和舍营,正确的行军和舍营才能...

  • 行军禁忌、料敌34法和治军三原则:《孙子兵法-行军篇》

    行军禁忌、料敌34法和治军三原则:《孙子兵法-行军篇》 本篇读书笔记是《孙子兵法》十三篇的第九篇:《行军篇》。前面...

  • 孙子兵法18

    今天学习《孙子兵法》的第九篇《行军篇》,第一讲主要讲具体的行军宿营的战术守则,包括山地、河流、平原、沼泽四种地形的...

  • 孙子兵法与律师思维09——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

    《孙子兵法》第九篇《行军篇》。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一、分类归纳思维 本篇全文都显示了分类别...

  • 孙子兵法行军篇摘要

    孙子兵法里的每一篇标题与内容并不是完全对应,之前的《虚实篇》与《军争篇》里面也有一些行军介绍,本文第九篇又做了详细...

  • 《孙子兵法》第九篇【行军篇】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

  • 《孙子兵法》行军篇第九小结

    作者:贺贺(Hope) 图片:贺贺(Hope) 行军篇主要包含了以下几点: 1. 在不同环境下的驻军方式,总共有...

  • 《孙子兵法》第九篇《行军》

    【原文】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

  • 读书笔记《善战者说》 39

    十行采集:《孙子兵法》概论: 《孙子兵法》由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

  • 孙子兵法19

    今天学习《孙子兵法》的第九篇《行军篇》中的处军和相敌之策,主要讲32种敌情侦察法。归纳为五类: 一是与地形有关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孙子兵法》行军篇第九(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iy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