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能赚2百亿,如今变卖90亿,这是半年来第5次
德国除了制造业发达以外,零售业也非常强,麦德龙集团就是其中的代表。它曾是德国第一大,欧洲第二大、世界第三大的零售批发超市。同时也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布局零售商超的,比家乐福、沃尔玛都早,鼎盛的时候,中国区业务一年能赚189亿。可惜,这已经是过去式了,如今的麦德龙早已风光不再,半年来5次打算出售中国区业务,却只能卖15-20亿美元(约90-120亿人民币)。
2008年是麦德龙营收最高的时候,收入达到655.29亿欧元。此后,公司业绩就开始一路下滑,到了2016年只剩下218.70欧元。为了挽回颓势,麦德龙把希望放在中国市场上,期待中国市场能够挽回损失。2012年在中国新开了12家超市,当年营业收入就达到189亿。但很快就不行了,业绩增长乏力,到了2016年收入也仅仅只有190亿出头。
这可能与淘宝、京东等电商的冲击和马云提出了新零售,各大互联网巨头开始布局线下有关。麦德龙被迫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开始尝试便利店。2014年,麦德龙在上海推出首家“合麦家”便利店。随后,2016年,又开放特许经营,允许其他商家加盟,力图扩展品牌影响力,在此期间,麦德龙又在上海开了3家“合麦家”便利店。
但是好景不长,2017年9月,4家“合麦家”便利店都因为持续亏损宣布关门,这意味着麦德龙在中国的新业务尝试失败了。在这种情况下,麦德龙开始传出要出售中国区业务的消息,将中国区的95家门店和其他房地产作价15-20亿美元打包出售。如果这笔交易达成,那么麦德龙将出售80%的中国区业务,只保留大宗少数股权。
苦心经营20年,落得黯然退场,这家超市门槛太高
在中国苦心经营20多年,如今却要落得一个黯然退场的结局,确实令人叹息。然而,麦德龙的失败也不能全怪电商冲击和新零售,这与它高傲不切实际的经营模式是分不开的,用网友的话说就是这家超市门槛太高了。
据了解,麦德龙超市在中国采用的是现购自运的经营模式,它在中国大力推行高端付费会员制度,只有申请加入会员的顾客才能进入超市进行购物。这无疑就为自己设置了门槛,将大部分不愿意办理会员的顾客挡在门外。更不可思议的是,顾客想要申请会员还必须得拿单位开具的介绍信才行,个体户还得出示营业执照,不然就无法成为超市会员。试想一下,谁愿意为了进超市购物,到自己公司开具介绍信申请会员。
这项制度在沃尔玛、家乐福等其他大型商超还未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尚可维持,但等到沃尔玛们也进场情况就非常不妙了。保守的市场扩张政策,限制门店数量和严格的会员制都成了麦德龙推广的“拖油瓶”。很快,它就被永辉超市、沃尔玛等其他知名零售商赶超。
事实上,麦德龙产品价格和质量上的把关还是非常严格的,至今没有任何负面新闻。任何购物都需要在发票上列清单,有效限制企业采购存在的虚假问题。麦德龙的食品品质要求一直很严格,一直是业内标杆,超市品质担当。只是零售业在电商模式和新零售模式的熏陶下,早已不似从前。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自身定位全面升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注定会被抛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