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好文学习
唐潮|唐人想成为公务员的四种途径,你知道吗?

唐潮|唐人想成为公务员的四种途径,你知道吗?

作者: 蓝胖说说 | 来源:发表于2023-06-20 08:04 被阅读0次

唐朝当官容易吗?说容易也容易,当然,说不容易也不容易。

最关键的是,投胎技术是否优秀。

绝大部分人的投胎都出现了意外的沙雕,投胎不对。

于是公务员遥遥无期。

如何能成为一名唐朝的公务员,这里不得不提唐人成为公务的四个途径。

途径1:科举考试。

别想多了,唐朝的科举才是起步阶段,还没有糊名改卷,当你还准备在公开公正公平这件事上进行深入讨论时,一般都比较尬聊。

因为,科举不仅难,还容易被潜规则;不仅容易被潜规则,还有众多限制。

首先,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获得科举考试的资格,比如商人之后。

盛传唐朝诗人李白就是这么被折腾废掉的,因为老爸是商人,事实也证明了,他一生确实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那些没有资格参加科举的学子们,恨不得换一家重新投胎,出身决定命运,封建社会的身份论已将很多人拿捏的死死的。

其次,程序比较复杂,成功率偏低。

程序1:靠资格证书,这属于地方考试,要是在这里被刷掉了,抱歉,京城无缘。

程序2:参加全国统考,达到标准赐进士出身。《新唐书》记载:“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进士科考试是进入官场最重要的途径,唐朝的一些名臣都是进士出身。但是,这远远未完。

程序3:继续升级打怪,进入吏部的公务员面试阶段。

面试是进入高阶的重灾区,考核你的学识,逻辑思维能力还行?说话是否通畅。还有字体漂亮与否,长相是否俊男,符合朝廷的审美观。

对,你没有听错,相貌进入朝廷,正式入职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

长都没有长好,还企图到官员团队中拉低相貌下限。

门都没有。

因为,唐朝官场不仅刷新内涵,也关注颜值,属颜值系养成。

这个考试有点难,据说韩愈被面了三次(“三试于吏部无成”),最终到节度使那里熬资历。类似当下千人挑一的公务员考试,它的难度让人不明觉厉。

也许你看到这个内容觉得还可以接受。

下面的内容,你尝试消化下,捋一捋。

唐末天复元年科举考试。进士二十六人中,王希羽七十三岁,刘象七十岁,陈光问六十九岁……还有一波五十几岁的刚晋升相对年轻进士。

他们是尚未进入公务员职场,就能感受到退休的高潮。

公务员的吸引力忒大了。至老不休。

带着孙子、重孙子参加考试,这点事有点玩嗨了。

不过,他们此等学习精神,把现代人的无趣、无聊、不好学直接喷等渣渣。

客观来说,能够坚持学习的人,从某种程度上是有梦想的人。

而有梦想的人,基本上属于容易被控制的人。

途径2:流外入仕。

流外,顾名思义,不在正统范围的公务员体系。唐朝官府给了一个托底政策,就是一些技术人员、胥吏,你要好好干,也可以进入“流官”行列,草根逆袭公务员。

流外入仕的群体仍然是大部分的底层官吏,有点类似自学考试一样获得学历,正统的科举考试的公务员门鲜有看得起的。

但是,科举考试官员看不起就算了,人家凭本领得到,那些靠祖辈进入官场的那一拨,看不起流外入仕。

几个意思。

这些人就是门荫入仕。

途径3:门荫入仕。

门荫入仕,顾名思义,这是最便捷的方式,祖辈给后代准备的后路。出生好,如果不够努力,门荫入仕就是最佳、最偷懒了的方式。

《唐会要》记载:开元四年十二月敕。诸用荫出身者。一品子。正七品上。二品子。正七品下。正三品子从七品上。从三品子从七品下。正四品子。正八品上。从四品子。正八品下。正五品子。从八品上。从五品及国子。从八品下。三品以上荫曾孙。五品以上荫孙。孙降子一等。曾孙降孙一等。赠官降正官荫一等。

看不懂没有关系,反正现在用不到。

我们只要知道一点,在官场这个领域,祖辈太强,已拼完了实力。后辈一拨人根本就无需玩命儿拼实力。

根据富不过三代的普世原则,后面的一代又一代,基本都在享受上祖辈的阴德。

门荫入仕的方式,对于李唐一朝还是无奈之举,贵族这些人还没有被打击差不多,这些人的家族人员,不管大儿子、小儿子,身份不好的人,总是要在朝堂上拼地位、拼人头的。

在武则天之前的那些皇帝们捏造鼻子也得认。

不敢对抗。

胆子偏小。

途径4:制举制度

制举制度是唐朝除了科举外的另外一种人才选拔制度,有点类似开通绿色通道,选拔非常之人设置的特科的一种政策。皇帝是问题发起者,提出问题,亲自策问应举的人,参加应举的人直接受皇帝的选拔,一旦被认可,会委以重任,这是唐朝文人进入仕途重要的途径。

这是唐朝统治者处于求贤若渴的心理,采用的一种方式,包括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博学宏辞科。

《唐会要》记载:开元八年三月。上亲策试应制举人于含元殿。谓曰。古有三道,今减从一道,近无甲科。朕将存其上第,务收贤俊。仍令有司设食。

这是说,在开元八年,唐玄宗在含元殿策试应制举人的情景。

天宝十三载十月一日,……制举试诗赋,从此始。

天宝十三载,皇帝制举试诗赋,从现在开始制举策试有诗赋这内容了。

制举与科举的不同,是非常规的选拔人才的动作,所以唐朝官府也较为谨慎,一般要经过三番五次的甄选,然后才授予官职。

唐文宗时期,已进入我们后世认定的中晚唐时期,太监翻身当家作主,党争继续,皇帝,基本就是一个摆设,选拔人才这件事,当然要被掐死。唐文宗后,制举实际意义上被作废。

也就是说,这条仕途之路彻底关闭。

————

本文为本账号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您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让专业的历史更加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加通俗,让通俗的内容更有深度,更多内容请关注本账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唐潮|唐人想成为公务员的四种途径,你知道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pe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