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虚岁和周岁的不同算法,有时候同一年出生的人报年龄会相差1-2岁,参照个人习惯,多数时候这并没什么影响。但对于已经走在三十岁边缘的90后排头兵,此时对虚岁和周岁就比较敏感,毕竟差这一两岁就是二字头和三字头的差别。
不管怎么算,30岁早就近在眼前,它纯粹的说也不过是众多年龄中的一个,由于有三十而立一说,让它被约定俗成的代表某种分界点。虽然我们并不会整齐划一真的在三十岁就跨入新境界,但从这个节点往前追溯近几年的变化,或许会发现自己心态和思维早就和二十出头时大有不同。此时何必纠结这一两岁,不如借此缓冲来梳理下思路,郑重其事奔个三?
一个人的价值观、行为喜好、做事风格的改变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随时间累积到一定程度,且有参照物做鲜明对比,才能发现前后变化。此时我选择的参照物是社交媒介:QQ、微信、微博。
先从QQ空间说起,在2009年6月开始发第一条隐晦的感叹“高考成绩”开始,到2015年9月最后发一条和妈妈逛三坊七巷,这6年时间里,我那旺盛的表达欲啊,喜怒哀乐全呈现在QQ空间里了。
现在看这些内容,大多数是不稳定情绪的宣泄,很多已经忘记了当时的具体情境,就显得很空洞,有些能想起当时情境的,现在重新审视又觉得矫情,看到个别内容用现在形容就是“沙雕”“中二”,有不忍直视的羞耻感。在QQ空间留下的印记可谓泥沙俱下,或幼稚或多愁善感或锋芒毕露,可那些用心写下的日志和留存的照片也记录了这个阶段的成长。
从用QQ到用微信的变化看起来不过是顺应大势所趋,但由此具体到个人却又是一段不同的成长侧影。微信2011年推出,我在2013年毕业工作后才真正开始用,刚开始只是把它当作另外一个同事版的QQ来用,朋友圈发的内容画风基本和QQ空间无异,就是多了展现工作状态的内容。今年初,看张小龙4小时3万字演讲回应微信的文章,大佬分析了群聊、朋友圈、公众号、小程序等功能,我最有兴趣印象最深的还是他谈到朋友圈的社交属性,这也是与我们普通人关系最密切的。
在与QQ空间渐行渐远的这段时间里,我已经没那么想让全世界都知道自己所思所想,也没有太大兴趣去了解陌生人,朋友圈的可设三天可见或只有共同朋友可见这些功能渐渐成了我喜欢的。朋友圈并不鼓励发大段文字,发了要被折叠,想要长篇大论还要拐个道去开个公众号,或简单点就靠转发相关文章传达与自己趣味相投的信息或思想,当然工作人情需要发广告宣传另说。
发朋友圈就是展现个人即时状态,能用小视频和图片快速表达就别说太多,言多必失,并且现在的生活节奏也没时间多言。我们也会不自觉的给自己立人设,多数情况下我在朋友圈展示得都是积极向上的一面,不再像QQ空间时期喜怒哀乐想说就说毫无顾忌。这是变得理性、乐观、稳重了吗?
很难说,因为不在朋友圈崩溃的我,慢慢已经把微博当作情绪宣泄口。随着年岁渐长,顾虑和负担也会增加,记录和分享自己的状态已经不是件随心所欲的事,微博里少有认识的朋友和同事,慢慢成了放飞自我的自留地。
我在2010年注册的微博,一直到现在陆续都有更新,有记录梦的内容、观影感受,及当我朋友圈想发又不能爽快发出时就来微博直接发,那些间歇性踌躇满志或悲观沮丧还是在人少处自我消化比较好。微博上开放式实时更新热点的特性也成了我碎片时间的消遣,曾经喜欢在QQ空间日志里写下大篇影评的,现在也只是零星的在微博留下只字片语,个中缘由若展开又是另外一个命题了。
我知道我代表不了90后,使用QQ、微信、微博的方式也不具有普遍性,并且每款产品存在本身有它客观特性,它们说到底不过是没有感情的工具,只是我自己主观代入了情感,借此片面的去表达一番论调。看来爱表达的人一直都爱表达,不爱表达的可能在这些社交媒介上根本就都没啥事。
更早追溯起来,小学时我就爱用本子写日记,现在在今日头条和简书等自媒体平台也开过号,但正如我现在更新公众号距离上一篇已过去2年,我做不到坚持输出。
没有坚持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才华有限、懒、不够热爱,那么这股爱表达的劲就不能真正成长为持续生产力,只能局限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零星得散落在QQ、微信、微博等工具上。
每个人在而立边缘试探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因为三十岁再怎么算都是很快跨过去,我试图从使用社交媒介的特性上去发掘自己的成长变化来给自己一个而立礼,但好像并不能得出泾渭分明的结论。我比过去更成熟了吗?我比过去更理性了吗?我比过去更乐观了吗?我在QQ、微信、微博上没有找到明确的答案,有些变化可能也只是浮于表面,所以我到现在还没有礼成。
我知道除了周岁和虚岁这种细微差别的年龄算法外,还有一种叫心理年龄,可以随心给自己定年龄,这种个体差异就大很多。谁没年轻过,但不一定谁都能在三十而立起来。我还没有足够能量给家人支撑,我还没有过硬能力稳住职场,我还没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我承认自己到三十很多方面还没立住。就此,试探的小脚就这么收回去了吗?
想得美,自己不主动跨过去很快就会被生活踹过去。
得了,嗨,三十而立!
关注我,穿梭时光,一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