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大叔,一个在体制内一个在体制外。我羡慕他在体制内的安稳,同时也BS他那点微薄的收入;大叔羡慕我在体制外的高收入,同时辩解他退休后工资比我高。

- 一个60后,一个70后,两个年代也经历着两个时代。
- 他大学毕业在家里安排下进了单位(那时叫“接班儿”)。
-
而我大学毕业已经没有了接班,招干这些。转而是大力号召年轻人应该不靠谁谁谁,要靠自己自谋出路。在那个热血的年纪,总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天气不错适合读书
-
一路跌跌撞撞,所幸,虽没到什么高层,也在中层这个位置上定了下来。
一场疫情,“体制内”展现出高度的稳定性和抗冲击性。
这让我和大叔不由都重新审视一番,要维持在“体制外”的高收入及稳定性,需要不断的提高专业度、知识面及职业技能。而且要在35岁前完成高职级晋升,否则就很容易被淘汰。
“体制内”虽然也是如此,不过你在35岁前没达到高职级至少不会被淘汰,妥妥干到退休没压力,相对稳定一点。
总之,“体制内”属于那种你一进入后就一眼望得到头,而“体制外”是前途艰险,前程扑朔迷离。

这其实也好理解,毕竟“体制内”的行业属于有靠山有兜底的;而“体制外”的则更多是赤手空拳需要靠自身一路披荆斩棘打出一条血路才能勉强活下来的。
人到中年,大叔时常象个愤青似的看不惯这看不惯那儿,我也经常开玩笑的回怼“作为体制内的既得利益者,你是最没有权利来说这些的”。猛然间发现,周围喷得最凶的,还真是这些围城内的人。
这也许也是个“围城”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