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稙㦙,蟹有橂奅」这句话说的是:人有聪明的,也有笨的,正如螃蟹有结实的,也有空虚的。
这句话常用于宽慰别人,比如朋友的小孩子太笨,他的向你倾述担忧之心,这时你便可以说:人呾「人有稙㦙,蟹有橂奅」,你就勿盇过分要求伊了,再呾,「稙㦙行平远」,「葫芦大橛在后」,自然就好吶。
@欧怀琳:譬如我们看到一些不好的新闻会说「一样米饲百样人」,也可能说句「人有稙㦙,蟹有橂奅」,一种感慨而已,无实义。
正字部分
除了「㦙」是后造字,而导致没什么大的争议之外,(「㦙」用「愚」也可以,没区别,只是为了区别开来而造出来的字)其他三个字,可能有点“反常”。
如这个「橂奅」俗写为“冇、冇”,小时候我爸也是这么教我的。
看着这两个字挺好玩的写法,挺有意思的,但没办法,正确的写法是「橂奅」。
「稙」字争议比较大了,因为好多人都用惯了“硕”字。
支持“硕”字原因有两:一、硕士,硕士当然就是很聪明的人咯;二、硕果累累,瓜果蔬菜也有“盇硕”的,你看这不是有“硕果累累”一词吗?
然而,事实上,这两个“硕”都只是“大”的意思。硕士是个学位名,比学士大一级,基本上就是大学士的意思;硕果的硕也只是大的果实,并不是成熟的果实。
所以,科蚪提出「稙」字。
上图说明「稙」和[稚]是反义词。我们经常对后生晚辈说:你还[稚],也偶尔表扬小孩子聪明:「稙」过老人。
故此,科蚪以为这是借用对植物的用词,来用于人——借物喻人。
以上所正之字皆为音义符合之推测,音合义不合,是为谐音字,如上所述之“硕”。
另外“色目”应该是「识目」,识相、会看眼色的的意思。应该不是“色目”,也不会是“稙目”,更不会是“硕目”。
策划 搞事:阿P先生|编辑:科蚪|顾问:詹韩逸、咸古群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