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说:一万次的灌输,不如一次真正的唤醒。管建刚老师也说:“作文教学不在于使学生获得多少知识,而在于唤醒和激励。”以《班级周报》为依托,启程走上“讲评课”之路,尽管才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但第六期讲评课上当堂的训练再次让我体会到“孩子本身就是一座金矿”!
课上,估计电脑系统出了问题,课件怎么也打不开,我便决定口头讲评,我刚开了个头儿,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未卜先知了:“今天病。”
“de病。”
“厨房卫生间病。”
……
见此情形,我便不再说话,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看他们,那一刻,我也决定改变原来设计好的修改训练,重新给孩子们下套。孩子们是敏感的,很快有同学意识到不对劲,或闭上了嘴巴,或收起了玩具,或坐直了腰身……一个个正襟危坐,有的紧盯黑板,有的偷偷打量,有的不屑一顾……
教室里安静极了,我依然一动不动,“鱼儿”上钩了,连平日里话最多的俩姑娘也不敢吭声了。这时,王依冉举报王文怡:“老师,王文怡吃东西!”王文怡赶紧捂住嘴巴,偷偷瞄我,不好意思地朝着我笑。我定定地看了王文怡一会儿,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同学们也都偷偷松了一口气。
我问:“同学们,刚才我不说话,你们都在想什么?”有几个学生站起来谈了自己的想法,同学们纷纷举手要发言,哪能让他们都说啊,于是,我布置小练笔:“把刚才静止时段你的内心写下来?”
同学们都开始奋笔疾书,不少学生不一会儿工夫写了一页,甚至更多,但都不少于半页。
下课了,我一个个地浏览了,都写出了自己的心理活动,刘钰钏的让我忍俊不止,吸引了王依冉等前去观看,马增荣的戛然而止很到位,当然,也有些多写了静止后同学们的回答,那就多余了。
第二节上课,我正对小练笔的情况进行点评,王依涵开始说话,做小动作,哈,我正酝酿找素材呢。
我收了笑容,轻轻地点她的名:“王依涵,过来。”她抬头看看我,噘着嘴巴,扭着身子,哼哼唧唧不愿离位儿。我再叫她,那还是没有站起来。
我又提高音量喊她,她才嘟嘟囔囔的,极不情愿地站了起来,我指了指门口,她哼哼唧唧的,摇了摇头。我沉着脸,提高音量:“过来!”她才一步一挪地走到我的跟前。我又指了指门口,她还是噘着嘴巴,摇着脑袋,哼哼唧唧的,眼睛巴巴地看着我。
我把她推到了教室门外,我什么也没说,在门外稍稍站了一会儿,重新走进教室:“同学们,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了些什么?写下来吧。注意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尾。”说完,我又走回王依涵跟前,让她回教室去,她抹着泪,没说话。我问她:“你哭什么?”她一边抹泪,一边说:“我怕你批评我。”
“那以后上课知道该做什么吗?”
“我以后上课不说话了,不做小动作了。”
“进去写吧,知道写什么吧?”
“知道!”她点点头,走进教室。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