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9徐爱录五,辨析知行合一,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是非常经典的阐述。思考,王阳明在强调什么?强调的是行动。针对什么显现?对于学习者有什么启发和警醒?(现场互动:谈到立志与笃行,谈到如何知行合一,谈到如何克己私欲,谈到专业读写要落到课堂,落实到学生的改变,谈到参加读书会的私心与改变,谈到在学习实践反思的闭环中递进,谈到怎么读《传习录》,谈到“知”与“行”的动态性,过程性,谈到“知行”与自己的工作生活的分离与省思。
王小龙追问“设想落实是否知行合一吗?读的书写出来就是知行合一吗?把知道的做出来,是知行合一吗?”再一次理解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
郝老师回应:王小龙的觉懒看书的例子很好,变成生活化的东西。觉懒看书就看书。觉很重要。唤醒就是有一个觉,觉悟,悟道,就是良知发挥作用。觉懒看书后还得看书。觉是知,看是行。只有觉还不是知行合一。觉懒看书的前提就是知道应该看书。应该的标准是从哪里来?如果说人人都有良知,为什么张三有,李四没有?王阳明说被私欲遮蔽怎么去私欲?他不反对朱熹的学习研究,如没有学习研究,启动不了判断,但最终还是良知起作用,心起作用。王阳明肯定知道环境会对人产生影响,为什么还要说良知先天就有。一是理论逻辑上自洽。二是普遍性,人人都有。心学不仅有理论价值,还有巨大的现实价值。人人都能成才。这就是教育使人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很多时候,是不是不那么重要,信不信最重要。新网师提倡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种子就是相信王阳明的良知,相信人人都能成人人才。相信岁月是需要时间的力量。教育不要把应然和实然混淆。相信就是积极心理学的表现之一。越是环境、处境艰难的时候,越要致良知,相信自己。归因于外,可以缓解焦虑,但是不会带来本质的变化。归因于内,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有一种复杂性思维促使我们去思考那些概念的意义是什么。比如,知道应该发言,不敢说偏要说,这就是致良知。因为不敢,不会,所以要去做。怕什么就要去做什么,才是致。先纠结致,不要纠结良知的先天与后天,《传习录》的精髓就学到了。不敢也去做,就是事上磨,就是知行合一。学而痛苦,痛苦是对的,把痛苦纳入学的范畴,真切地在事上磨。
P140答顾东桥书三,辨析知行问题。问:知道知行合一,认为是先知后行。答:先有心,才回去做,做了才知道。火锅辣不辣得吃了才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就是辨别。为善去恶是格物。意之动-良知-格物。想上进,去辨别,去做。黄连苦不苦,吃后才知,知行合一。
P149答顾东桥书七,王阳明认为什么叫行?和一般人理解的行有什么差异?大脑的思考是不是行?是。学问思辨本身就是行。(P150: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是针对读而不做,知而不行,才去强调做。本质上而言,知和行是一回事。例:朗读的标准别人告知是不行的,而是自己在朗读的过程中体察,不断读,问,反思后得出标准。快慢对他人而言,也是不一样的,好的朗读,我本来不懂,但是借你的朗读懂了。考虑听众,文本不懂,可快,文本不熟,要慢,有助于理解就读好,影响理解就不好。人工智能没办法根据对象特点及其内容的难易程度随机调整朗读的快慢。好的朗读取决于朗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对听众的理解。还有现场听众的努力,充分预习后,可同频共振。这是朗读的理论层面,你不知道理论就绕,你只知道理论不实践,就不是真知。好的标准仍然是在你的实践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