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嵘读书”视频稿(“樊登讲书”听书学习笔记)】
王阳明心学基本概念:知行合一
这里要介绍一个人,《传习录》里经常出现的一个人叫徐爱,他是王阳明的学生也是他的妹婿。
徐爱有点像孔子的颜回,但他也像颜回一样早早的去世了。
徐爱有一次问王阳明关于知行合一这件事。这个问题代表着我们很多人都会问到的问题。
徐爱问,‘如今人尽知父当孝、兄当悌,却不能孝、不能悌,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事。’
你看,我们每个人说起来都知道对于父母应该孝顺,对于兄弟,应该兄友弟恭,但是做不到,这不就是知和行是分开的两件事吗?
王阳明说,此是心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
没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当你知道对父母要好,但你不去做的时候,你并不是真知,你心中被世俗中的私意私心遮蔽,良知并没有被点燃。
这也像现在我们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这句话一样,很多人知道了就不吸烟了。
也有部分人只是知道这句话,却依然吸烟,这是因为他并不是内心真知,是被私欲隔断,被惰性牵制,不是真心本体。
知行是一件事不能分开,不曾有私意隔断的这才是知行的本体,知而不行只是不曾真知。
就像所谓如好好色,如恶恶臭。一个人嗅觉天生有问题的人,未曾闻过恶臭的气味,只是听说某个事物是恶臭,当他看到遇到这个恶臭物体时,他的内心是无法真的有正常嗅觉的人面对恶臭事物的心感受的。如果你真的把良知本体调动出来的话,你喜欢一个东西,讨厌一个东西,是非常分明的言行一致。
所以王阳明说:“行是知之成,知是行之始。知善知恶是知,好善恶恶是行。
‘知是行之始’,你得首先真的真知,然后你才能真的去行。
‘行是知之成’,你怎么确定你到底是不是真的知道呢?直到做完的那一刻,你才知道你是不是真知道。所以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知行是合一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