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午9:30到下午2:50,我们走读在御窑金砖博物馆,一直讲讲讲,酣畅淋漓。
这场走读也许并不合格,并没有突出“金砖”这个中心思想,只是随意地聊天,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为表示我的歉意,我送学友们每人一本书做礼物(图九)。[偷笑]
对着复廊上的砖雕,就离题万里把话题扯到远处去了,比如读着叶昌炽的诗,思绪飞到1900年中国大事记,那一年的两件大事,五月八国联军进北京,六月,王道士发现敦煌藏经洞。1902年,叶昌炽任甘肃学政⋯⋯
敦煌的话题如果不刹车,可以直接把半天时间聊过去。况且,我还需要很大的克制力,抑制自己想说1900年前一年的事,1899年,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发现甲骨文,哇!
内廊上的沈周诗,又讲到姚广孝的故事,特别是他主持编撰的《永乐大典》,22877卷的宏篇巨著⋯⋯
扯来扯去,12:30,本来走读要结束了,可我们还没进展馆呢!
学友们有备而来,带着饮料带着点心,一直到一点,还都津津有味地沉浸在故事中。
突然发现博物馆换了展厅内容,本来展出文徵明、祝枝山书画的展柜不见了,展示相城非物质遗产的区域也变了样,这里成为元和塘古窑遗址重大发现的展示区。
这个考古发现虽然一直关注着,毕竟没准备讲,突如其来的展示区,让我有点言不达意。
才想起真的很久没来御窑金砖博物馆了,还是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呢!
走读结束时2:50,匆匆赶回家,本来想倒头就睡的,挡不住曹公的诱惑,读了两回《红楼梦》,把第三遍喜马拉雅上的朗读完成了。第四遍只读了八回,第五遍读完了十五回。
接下来每天只读三回,省下时间备课。
背了153首《唐诗鉴赏辞典》,最近痴迷红楼,古诗词背诵松劲了,可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