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御窑金砖博物馆(二)

作者: 临湖风 | 来源:发表于2022-12-01 16:54 被阅读0次
造砖图说

在造砖图说砖雕图下,卢老师为我们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明代张问之为陆慕御窑金砖作出贡献的人。他是山东沦州庆云人,嘉靖年间,1523年考取进士,官至工部朗中。

当年皇帝家里又要装修,当然要用金砖。张问之当时正任工部郎中,他为官“著实干办,不虚应故事”,工作中能“禁革奸弊,约束下人”,自然成为金砖督造官的最佳人选。

张问之接了圣旨,立即赶往苏州,一去就是3年。 3年中,他深入生产一线,掌握了金砖全部制作工艺。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请增烧造工价疏》与专门记载金砖制作方法的《造砖图说》。

而张问之在苏州督造期间,发生的一件惨案更让他惊骇不已,一名窑工竟然冲入窑中自焚身亡。

金砖烧造工艺之繁复世所罕见,而其成品的合格率之低更是让人难以想象,“复欲其完全端正,声音清响,色道纯白,故常取一而费四五”。再加上这金砖是皇家御用之物,不能流向民间,所以不合格的次品或毁或藏,又大大提高了成本。按理说,如此之高的成本,价格也应当很高才对,相反,官方定价却非常低,再加层层官府盘剥,使得窑工长期承受烧砖本身带来的体力和精神重压,而且生活极度贫困。窑工生活无望,死的死,逃的逃。那名窑工就是在层层重压之下精神失常,才发生冲入窑中自焚的惨剧。

张问之目睹了窑工的悲惨境遇,忧心忡忡,寝食难安。他既苦于工作推进之难,又同情窑工的悲惨境遇,决定挺身而出,为民请命。于是,就有了这篇流传至今的《请增烧造工价疏》。

可喜的是,嘉靖看到张问之的报告也大为震惊,立即采纳了张问之的建议,增定官价,处理贪官,安抚窑工,金砖业这才得以恢复并很快达到历史顶峰。

八十年代,香港人看到紫金城金砖已损坏,说是中国造金砖工艺已失传。当时陆慕御窑村书记,大胆说可以造金砖。上面来调查研究,一看不行。《造砖图说》原书已失。后来专家组去山东庆云县,找到了《四库全书总目》,万幸书中所载工艺在中还有记载,今天苏州金砖的制作技艺就是据此恢复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读御窑金砖博物馆(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brs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