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本书其实很偶然,在图书馆转了快一个小时,没找到特别想看的书,临走的时候瞥见还书的框子里有这本书,还有一本叫《半生为人》,看着题目还不错,莫名觉得看这几本书的人应该跟我有着相同的爱好,于是就借了回来。
事实证明没借错。
看书名还以为是小女生类型的言情小说,没想到这是一本纪实性的日记,在出版社的分类里,是跟《茶花女》、《雾都孤儿》等并列的世界名著必读经典。
开篇序言中说这本书之所以能畅销这么多年,归功于她的真实性,看完后深深表示赞同。
01
这是在二战期间、德国人屠杀犹太人的大背景下创作的,独特的时代背景让她本身就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因为这是德国人屠杀犹太人的铁证。
书中没有直接描写德国人屠杀犹太人的画面,因为他们是在藏匿。
记录的内容也不是从前学过的历史书里那些干巴巴的介绍,那些传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这里都没有,只是单纯地写藏匿的两年里身边的人、日常发生的事。
他们通过广播、通过善良的反犹人士的信息、通过他们亲历的头顶轰隆隆的飞机和炮声,还有必须时刻计算分配着才够吃的食物、只有没有生人来访才能上的厕所等等,各种各样的侧面告诉你这是怎样残酷的战争年代,他们是如何如履薄冰地过着日子。
关于这种大背景题材的作品,说能感同身受是略显牵强的,毕竟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但是它却能让人对当年的战争有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有血有泪。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本书的内容,很认真地在网上搜索了一下二战的背景知识,这也是看过这本书之后最大的收获之一。
02
书中的另外一条线索是女主人公安妮13-15岁这两年自身生理和心理的成长变化,这真的让我产生了很多的共鸣。
书中提到对自己妈妈的态度,似乎一直都是对妈妈不认可的。尽管她知道妈妈爱自己,但是她认为那只是出于母性本能的爱,她不理解青春期的自己,而且用了错误的相处方式。
看到这个特别感慨,因为我曾经也有这么一个阶段。同样在安妮这个年龄、读初中的时候,经常都跟妈妈顶嘴吵架,最严重的时候大概有整整一个月不讲话,成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可就是黑着脸冷战。
现在早已回想不起冷战的原因了,但是却对这件事印象格外深刻,因为日后常常忆起这件事,而且每次想起心中都会充满歉意和愧疚。再怎样,父母对子女的爱护都是本能的,最重要的是现在已经有很多事情都证明父母的教导和建议是正确的。
还有关于她和彼得的感情的描写,很清新,可以让人从战争的沉郁中一扫阴霾,每次读到这部分心情都稍微轻松些。
他们俩的感情,从发现自己爱上彼得开始,之后梦到他,然后两个人的独处聊天,再到双方都确定心意,你会发现初恋真的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
虽然这段懵懂的感情最后似乎是因为没有得到双方家长的同意无疾而终,但这却是安妮非常宝贵的经历,记录下她自己非常丰富的心里活动,那“不停揣测你心里可否有我姓名”的过程,那妙龄少女为了感情时而的甜蜜、时而的忧伤,都很容易产生代入感。
03
书中安妮的个人性格也是很鲜明的。她只是个13-15岁的小女生,但是她除了坚持学习,还热爱阅读,热爱写作,有理想有目标。
在藏匿的两年里,面对千篇一律的生活,她都可以写出二十万的文字,可见她是个多么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人。
虽然偶也有抱怨没有素材可以写了,但最终呈现出来的文章不但没有让人腻味,反而欲罢不能。她会从枯燥的生活中挖掘出不一样的新意,进行细致深入地自我剖析,所以偶尔的抱怨反而显得更加真实和感人。
时常看到有人写文说不知道该写什么,这是没有正视自己写作的初衷吧。
好比安妮,她在密室里藏匿了两年,活动的空间狭小,接触的人有限,可却能写出风靡半个世纪的传世经典,除了因为时代背景的特殊性,更大的原因是她写日记目的明确——
她就是为了记录日常生活点滴,写自己的事,写身边的人。有感悟的亲身经历是最容易写的,不但不怕词穷,而且言之有物,甚至有幸的时候还可以让人产生共鸣。
但是如果有的人有更远大的目标,比如是为了获奖、为了出书、为了养家糊口,那要求就会高很多,为之付出的努力也非一般人可比。有这样目标的人,相信除了具备相应的写作能力,还需要强大的心里承受能力。
(图片来自网络)说了这么多,都是关于作品本身的。其实盖上书,最想说的还是和平年代得来不易,我们应该更加珍惜生命,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眼前人。
上周听闻一个初中同学因为肝衰竭过世,虽然跟他这些年都没联系,不过还是难过了好几天,到底生命无常。
两个月前同学们都在为他募捐,高昂的医疗费用完全超出他的承受范围,而且他上有老下有小,自己一病连唯一的生活来源都断了。当时说情况还算乐观,生命指征暂时稳定,而且现在医疗技术发达,还以为很快可以治愈出院,没想到再次听到他的消息是真菌感染已经过世,真的让人唏嘘。
所以不要再随便抱怨生命不公,感恩父母,珍惜爱人,关爱子女,然后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像安妮一样,为了理想去努力去坚持,否则意外和明天真的不知道哪一个会先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