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 诗经 国风·卫风·芄兰

作者: beikerray119 | 来源:发表于2020-03-08 10:58 被阅读0次

(以下内容来自互联网)


国风·卫风·芄兰

《国风·卫风·芄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一个童子尽管佩戴着成人的服饰,而行为却仍幼稚无知,既不知自我,又不知与他人相处。历代学者对此诗主旨的理解有很大分歧,有人认为是讽刺卫惠公,有人认为是赞美卫惠公,还有人说这是一首恋歌。全诗二章,每章六句。开篇即景起兴,不仅在于引起对“童子”佩饰的描写,还用“芄兰”的外露而不含蓄,隐寓童子的不成熟。诗人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童子”外表的庄重掩饰不住内心的幼稚,其颤动的垂带就透视了全部的本质。

作品原文

国风·卫风·芄兰1

芄兰之支2,童子佩觿3。虽则佩觿,能不我知4?容兮遂兮5,垂带悸兮6。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7。虽则佩韘,能不我甲8?容兮遂兮,垂带悸兮。[1]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芄(wán)兰:兰草名,一名萝藦,亦名女青,蔓生,断之有白汁,嫩者可食,荚实倒垂如锥形。

支:借作“枝”。

觿(xī):用兽骨制成的解结用具,形同锥,似羊角,也可为装饰品。本为成人佩饰。童子佩戴,是成人的象征。

能:乃,于是。一说“宁”“岂”。知:智,一说“接”。

容、遂:舒缓悠闲之貌。一说容为佩刀,遂为佩玉。

悸:本为心动,这里形容带下垂、摆动貌。

韘(shè):用玉或象骨制的钩弦用具,著于右手拇指,射箭时用于钩弦拉弓,即扳指。

甲(xiá):借作“狎”,戏,亲昵。一说长也。[2][3]

白话译文

芄兰枝上结尖夹,小小童子佩角锥。虽然你已佩角锥,但不解我情旖旎。走起路来慢悠悠,摇摇摆摆大带垂。

芄兰枝上叶弯弯,小小童子佩戴韘。虽然你已佩戴韘,但不跟得来亲近。走起路来慢悠悠,摇摇摆摆大带垂。[2][3]

创作背景

有关此诗背景的说法很多,一谓刺诗,汉《毛诗序》说:“《芄兰》,刺惠公也,骄而无礼,大夫刺之。”元刘玉汝《诗缵绪》说:“愚意卫人之赋此,毋亦叹卫国小学之教不讲欤?”明丰坊《诗说》说:“刺霍叔也,以童僭成人之服,比其不度德量力,而助武庚作乱。”明季本《诗说解颐》说:“世俗父兄不能教童子习幼仪,而躐等(超越级别)以骛高远也,故诗人作诗以刺之。”今人高亨等则以为是刺童子早婚,高亨《诗经今注》说:“周代统治阶级有男子早婚的习惯。这是一个成年的女子嫁给一个约十二三岁的儿童,因作此诗表示不满。”程俊英《诗经注析》则认为“这是一首讽刺贵族少年的诗”。一谓美卫惠公,近人徐绍桢《学寿堂诗说》说:“当是惠公初即位,以童子而佩成人之觽,行国君之礼,其大夫作诗美之,欲勉其进德耳。”一谓恋歌,今人朱东润《诗三百篇探故》说:“以次章‘能不我甲(狎)’之句推之,疑为女子戏所欢之词。”[2][3]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此诗两章开篇都以“芄兰”枝叶起兴,描述女诗人眼中“童子”的年幼无知。因为芄兰的荚实与觽都是锥形,很相像,故诗人触景生情,产生联想。这位女诗人与诗中的“童子”,可能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关系非常亲密。可是,自从“童子”佩带觽、套上韘以来,对自己的态度却冷淡了。觽本是解结的用具,男子佩觽并没有严格年龄限制,与行冠礼不同。据《礼记·内则》记载:“子事父母,左佩小觽,右佩大觽。”《说苑·修文篇》也说“能治烦决乱者佩觽”,故毛传谓觽是“成人之佩”,佩韘则表示“能射御”。当时,贵族男子佩觽佩韘标志着对内已有能力主家,侍奉父母;对外已有能力从政,治事习武。正因为如此,所以诗中的“童子”一旦佩觽佩韘,便觉得自己是真正男子汉了,一下子稳重老成了许多。这本来是很正常的,可是这一变化,在那多情的女诗人眼里,不过是装模作样假正经罢了,实际他还是以前那个“顽童”。最使她恼怒的是,本来他们在一起无拘无束,亲昵得很,而现在他却对自己疏远了,冷落了。因而“童子”的日常言行举止乃至垂下的腰带,无一不惹她生气,看了极不顺眼,甚而觉得这一切都是故意做给她看的。尽管他“容兮遂兮”,处处显示出一副成熟男子的模样,而她偏要口口声声唤他“童子”。“童子”的称呼,正包含着她似娇还嗔的情态,从这一嘲讽揶揄中不难察觉她“怨”中寓“爱”的绵绵情意。

全诗两章重叠,实际只有三个字不同,寥寥数语,就把“童子”态度的变化及姑娘的恼怒心理描摹出来了。这是诗经中惯用的复沓的手法,用以强调本意,诉说“童子”的不解风情。每章前四句一韵,后两句一韵,从乐歌的角度考察,后两句大约是附歌。[2]

名家点评

宋代朱熹《诗集传》:“言其才能不足以知于我也。”“(二章)言其才能不足以长于我也。”“此诗不知所谓,不敢强解。”

清代牛运震《诗志》:“‘能不我知’、‘能不我甲’,讽刺之旨已自点明矣。末二句只就童子容仪咏叹一番,而讽意更自深长。诗情妙甚。”[1][2]

纠错

参考资料

[1] 朱 熹.诗经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7

[2]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22-123

[3]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125-126

相关文章

  • 060 诗经 国风·卫风·芄兰

    (以下内容来自互联网) 国风·卫风·芄兰 《国风·卫风·芄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描写...

  • 诗经《国风·卫风·芄兰》赏析

    芄兰 先秦:佚名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

  • 《国风.卫风.芄兰》

    本诗主旨说法很多。一曰刺诗,讽刺了贵族骄横幼稚,装腔作势之态;二曰美惠公。 芄兰之支, 童子佩觿(xi一)。 虽则...

  • 国风 卫风——芄兰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 虽则佩觿,能不我知。 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 虽则佩韘,能不我甲。 容兮...

  • 诗经|国风·卫风·芄(wán)兰

    芄(wán)兰之支,童子佩觿(xī)。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jì)兮。 芄兰枝上结尖夹,小小童子佩...

  • 诗经-卫风-芄兰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xī)。虽则佩觿(xī),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shè)。虽则佩...

  • 诗经茗物之芄兰

    《诗经-卫风-芄兰》: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音希)。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

  • 《诗经·卫风·芄兰》两小无猜

    诗经·卫风·芄兰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

  • 与《诗》同行(六十)

    《诗经》——【卫风篇】——芄兰 先来认识一下未曾见过的新鲜物件: 芄兰——多年生蔓草,又名萝摩。 觿(xi)——解...

  • 《诗经》学习第60篇《卫风 芄兰》(全)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诗经》学习第60篇《卫风 芄兰》 【原文阅读】 芄wán兰之支,童子佩觿xī。 虽则佩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60 诗经 国风·卫风·芄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ecd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