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讲解一下学习的四个环节。
他们分别是:1.输入,2.理解,3.记忆,4.调用。
这是一个完整的循环结构。
针对于学习,我们会遇见4种情况,我们来一一介绍一下。
第一种情况
那就是从输入到理解到记忆到调用是极其简单、流畅的。
案例
例如在“得到”的罗辑思维中,有一期叫“混凝土,人类文明困境的缩影”。
第一、从输入来看,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本身罗辑思维的品控是非常棒的。
第二、从理解方面,它的结构很合理,理解起来非常简单,而且最重要的是他讲了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和自己的生活有密切的关联,然后提出了其中的困惑,自己也非常的感同身受。
第三、到了记忆环节,因为这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而且和生活中的很多事情紧密结合在一起,所以说根本就不需要付出努力就能记住。
第四、到了调用的时候,可以随时调用。因为当我看到混凝土的时候就想到了这篇文章讲述的内容,也知道了混凝土的一些特性,这是最好的状态。就是从输入、理解、记忆、调用一气呵成,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力气。
除了这个之外,我之前看过一本书《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这本书我就看了一遍,基本上就记住了核心内容,因为它写的非常好,而且非常实用。
这种学习情况是最理想的。
第二种情况
案例一
我以网易云课堂的一个PPT教程“工作型PPT”为例。
第一、输入是没有问题的,也就是说这个课程的结构、内容还是讲课方式都是极其优秀的。
第二、因为他的输入没问题,所以说在理解方面也没有太大的困难。
第三、到了记忆这一步,这里和第一种情况不太一样,完全不靠努力就能记忆,是不可能的。
这里的记忆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理解性记忆,就是纯靠理解,然后轻松的记住。
另一部分需要付出努力,并且做好笔记,遇见不会的,我们可以通过笔记快速的复习相关内容。
第二种类型,在输入、理解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因为内容比较多,而且细节也比较多的情况下,你说看一遍就会,就记住,就像前一种方式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我们要做好笔记,笔记可以辅助我们的记忆,这点是极其关键的,如果记不住,我们调用就会出问题。
我说一下如何做笔记,做笔记的关键是不管我们开始是纸质笔记,还是电子化笔记或者是课件,我们都要把笔记保存到印象笔记之中。
因为我见过太多的学员把自己的笔记本给能丢了,因为现在手机已经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所以保存到印象笔记之中,就相当于我们有了一个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我们可以随时查看我们需要的内容,这就是为什么笔记可以替代一部分记忆的原因,如果没有这个随时查看的功能,印象笔记的作用就会消失。
印象笔记是我们重要载体。
这里说一下调用,调用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就是纯课程的内容,比如说课程讲了怎么用图片,我们可以快速的调用其中的知识点。
还有一种就是老师讲了一些内容,我们会在这个课程内容、案例的基础上延伸出两三个相关的知识点。
但是呢,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未知领域,什么意思呢?就是课程哪怕再好,但是它只是整个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对于整个PPT,它还有很多的知识,这部分调用就不能完全依靠课程,而是依靠我们大量的实际操作,从而发现更多的知识运用方式。
案例二——PS
我们再看一个难度系数更大一点的,我以我的《PS零基础课程》为例。
输入没问题,因为这是我花了很长时间制作的课程,课程理解方面,要比之前的PPT要难一些,因为PS的知识点更多、更复杂,而且完成一个案例的步骤比较多,其中可能会牵涉到很多的知识点。
所以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但也不是那么的难理解,因为我的课程从上线到现在,在没有做任何推广的情况下,已经超过7000多人参加,说明课程简单易学,好评率是在4.8分,5分是满分。
但是我们会在记忆遇见问题,这里需要记忆的是更加复杂的知识点,步骤也更多。
这和PPT还不太一样,这里的纯记忆只有30%,也就是可以靠理解记忆的知识点,比如说你看了一遍基本上就能理解,并且记住。
剩下的内容,我们需要做笔记,没有笔记辅助的话,你看一遍就会,那是不太可能的,毕竟课程的知识点很多,我的课程将近100多节内容,你完全靠看一次就能理解和记忆,也不太现实,所以说你需要做笔记,用笔记辅助我们的记忆。
我们说一下调用,这里我们会遇见一种很特殊的情况。
就是我们需要的知识点,和我们的课程看上去有一点点联系,但感觉自己又不太会。
这是什么原因呢?
知识除了纯粹的知识点,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知识之间的组合。
比如说我现在学习了五个知识点1、2、3、4、5,但是1和2可以产生6,3和4可以产生7,6、7和5可以产生8,这就是知识点的组合。
这个是无法依靠讲解表述出来。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完全是靠你对知识的领会,融汇贯通才能产生的,就算我把所有的知识讲一遍,讲100个知识点,100个知识点,每个点和每个点之间的组合又会产生新的知识,这是一个没有穷尽的过程。
这个东西完全不是靠教出来的,只能是靠自己领悟,自己去实践。
PS真的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软件,我用了将近快十年了吧,这十年过程中,我一直不敢说自己Ps用的多好,因为我在这个软件面前,真的感觉自己像个小孩,因为他实在是太强大了,它有无数种组合方式,有无数种未知情况,所以说对于未知的运用方式,我们需要做的是多去学习和实践,就像乔布斯所说的“保持谦卑,保持饥渴。”
第三种情况
前两种情况是比较理想的,我们看第三种情况。
第三种困难的原因是在于输入方面出了问题。以前我的word还行,但是有一次公司派我去参加一个office大赛,从大赛回来之后,我发奋要学好word,我从网络上买了一个课程,价格很便宜,但是学的过程中真的是太艰难了,因为课程实在是太糟糕了,就是一些教条性的描述,所以说在输入环节出问题了,然后理解、记忆、调用虽然没有问题,但是整体的效果却是非常的差。
首先输入出问题,后面你学的再好也只是在输入的基础上,我们常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能看到很多,如果你站在一个低水准的基础上,那你学的东西真的会很差劲。
对于整个环节,输入是基础,这是定基调的一步。
这是第三种情况,输入出问题,主要是体现在你的课程好不好,老师好不好,你选错了课程,哪怕你的能力再强,我都不相信你能学的多么厉害。
第四种情况
案例
我以高等数学为例。
我看过一个段子,人类历史上如果消失一本书,你会选择哪一本书呢?很多人选择的是《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难在哪呢?因为数学这门科是一个非常注重积累的学科,如果你小学、初中、高中的基础知识不是很好的话,你学习高等数学会非常的困难,我自己在学习高等数学的过程中真的感觉像被趴了层皮一样。
在输入环节,假设我们拿到的是最好的课程,但是就算你拿到最好的课程,但是高等数学的知识点实在是太庞大了,它需要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果基础太差的话,到理解这个环节就会出现很多很多的问题,如果理解出问题,那后面的记忆和调用基本上都不用谈。在这种模式中,如果理解出问题,整个系统都会崩溃。
总结一下,我们的整个学习是分为四个环节,它们分别是输入、理解,记忆和调用。
我们会遇见四种情况,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是最好的;如果你遇见第三种和第四种情况,那你的学习会出现非常大的麻烦。
我们最常遇见的情况可能是第二种情况,也就是以我的网易云课堂《PS教程》为例。
这种情况下,输入不会有问题,这个课程我做的很用心,投入了我极大的心血,所以说理解也不会出现特别大的问题,可能有60%很好理解,30%需要思考一下,10%理解起来稍微有点困难。
学习最大的问题就是记忆方面,但是呢,我们说过,如果我们不是为了考试成绩,我们建议是做笔记。
用笔记替代记忆!
我们要把笔记做的结构合理,条理清晰,便于搜索。
笔记可以帮助我们存储重要的知识点,然后通过搜索,快速找到相关的知识点。最重要的是把笔记上传到印象笔记之中,做到知识云——随时随地调用信息。
打通学习的整个循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