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一阙词或一首诗,就像是与穿越千年的灵魂耳鬓厮磨,低语轻诉却又落花无声。有的只是两颗心灵间的碰撞与拈花一笑的契悟。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烟雨迷蒙,春江水涨。青山苍岩,白鹭行行。潺潺流水,两岸桃花。岸上渔夫,湖中鳜鱼。似是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格调清新,悠然脱俗。一位生活简朴,从容淡泊的渔夫形象跃然纸上。这位自称为烟波钓徒的隐者便是张龟龄。
三岁能读书,六岁会做文,十六岁时便已入朝为官。此时的他,想来定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颇有直奔九天逐云霄之势。果然,他的出现犹如平地一声春雷响,很快便得到了太子李亨的赏识。侍君在侧,忠君之事,出谋献计,除奸灭盗,他为大唐做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终于深受恩宠的他除了官位节节攀升之外,还得太子亲赐御名张志和。此时的他,可能不知若干年后“张志和”一名将会流传千古,其诗将会百世流芳。
臣心古井水,波澜誓不起,君心可与我心同?当一件事情发展到极致的时候,就会往相反的方向发展,这是物极必反的道理。幸运之门永远不会只为一个人开启。更何况,谁又能保证红尘万事皆能尽如我意?你不能,我不能,对于他来说亦然。终有一日,其掏心力谏,纳陈时事,却最终因与肃宗政见相悖而落了个“坐事贬南浦尉”。
自古人心不可伤,尤其是赤子之心。当帝王再次对他发出邀请之时,他以为其母守丧之由避君之邀。又加之其妻离世,他的心恐怕早已是历经沧桑,疲惫不堪了。至此,金戈铁马,锦绣江山再也与他无关。什么帝王之心,鸿鹄之志,至亲至爱之人,皆留它不住。原来人生一场,到头来不过为浮光掠影而已。
当其好友颜真卿上任湖州刺史之时,志和也驾舟往谒。随着一幅美如画卷的西塞山春景图映入他的眼帘,前尘往事皆被抛之脑后,成为过眼烟云。还有什么会比眼前之景更值得令人眷恋呢?还有什么会比与志同道合的好友在一起吟诗作词更惬意呢?这首被后世广为流传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便是他此时的作品。从此浪迹江湖不留名,只此一心醉山水。
未曾经历过人世沧桑宦海沉浮,又怎会练就一副高远冲澹的隐者仙姿呢?又怎会体悟出生命最质朴的本真呢?痛则通,不痛则不通。生命本就是一场修行,在修行的过程之中,我们可能会遭受剜心剔骨之痛,但那又有怎样?当你洗尽铅华,以一颗平和淡泊之心对待这场修行之时,就会对其有另一番别样的了悟。红尘百戏,自当淡然处之。
斜风细雨不须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