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李煜
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开宝八年(975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开封)。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李煜死于汴京。
南唐国弱,面对强大的宋朝,李煜谦逊有加,以礼待之,尊奉宋廷,以求自保。
除了岁贡外,每逢宋廷用兵或有重大活动,也进礼以示支持和祝贺,并多次派遣使者陈说臣服之意。
礼仪方面,李煜登基后,沿用北宋年号,每次会见北宋使者都换龙袍为紫袍(官服)。
开宝四年(971年),李煜下令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又下令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降制示尊。
尽管李煜的衷心天地可表,但依然阻挡不了历史的车轮,依然无法摆脱国破家亡的命运。
开宝八年(975年)十二月,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三年后,李煜死于北宋京师,时年四十二岁。
李煜多才多艺,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尤以词的成就为最大。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哀婉凄凉,意境深远,极富艺术感染力。
1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李煜在被毒死前夕所作的词,堪称绝命词。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节,后主42岁生日,便在住所聚会后妃,作《虞美人》追思往事、怀念故国,并命南唐故妓咏唱。宋太宗听到后非常愤怒,诸罪并罚,遂赐牵机药鸩杀李煜。
牵机药,据说为中药马钱子,性寒、味苦,对中枢神经系统破坏力强。李煜因酒后服药,酒助药性,引起全身性抽搐,最后头部与足部相接而死,状似牵机。
此词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
“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
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
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象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
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
2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是李煜被囚于宋国时所作。由于当时已经归降宋朝,这里所表现的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这首词感情真实,深沉自然,是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之作。
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
仰视天空,缺月如钩。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无数的悲欢离合,如今又勾起了词人的离愁别恨。
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词人不禁“寂寞”情生。然而,“寂寞”的不只是梧桐,即使是凄惨秋色,也要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
缺月、梧桐、深院、清秋,这一切无不渲染出一种凄凉的境界,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用“丝”来比喻“离愁”,别有一番新意。然而丝长可以剪断,丝乱可以整理,而那千丝万缕的“离愁”却是“剪不断,理还乱”。
末句“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紧承上句写出了李煜对愁的体验与感受。以滋味喻愁,而味在酸甜之外,它根植于人的内心深处,是一种独特而真切的感受。
阅历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经受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折磨,这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于词人的心头难以排遣。
3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此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写,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上片用倒叙,先写梦醒再写梦中。起首说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帘外,是潺潺不断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残春,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
“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过片三句自为呼应。说“独自莫凭栏”,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将引起“无限伤感”。
然而作者所说的“别”,并不仅仅指亲友之间,而主要是与故国“无限江山”分别。“见时难”,即指亡国以后,不可能见到故土的悲哀之感,这也就是他不敢凭栏的原因。
“流水”两句,叹息春归何处。“天上人间”,是说相隔遥远,不知其处。这是指春,也兼指人。词人长叹水流花落,春去人逝,故国一去难返,无由相见。
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以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具有撼动读者心灵的惊人艺术魅力。
李煜是个软弱的皇帝,但却是一位勇敢的诗人。不能在政治上大展拳脚,却成了词坛霸主。远离了世俗的丰功伟绩,超越了亡国奴的身份,铸就了南唐文学的辉煌。
个人微信公众号:李拜天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