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的顺其自然,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
我经常有一种感觉,知道自己的缺点在哪,也努力地去改变。每天严格要求自己,像打鸡血一样,向目标前进,前进,前进。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就没有力气了。
心中向往自己变得更好,但常常有享乐的情绪一同出现。我会主动压抑享乐的情绪,按照自己的计划做事,不想浪费时间。如果有人打断我的安排,心情会不高兴。
其实这就是心理学上说的,内耗。
自己活得拧巴,对自己的现状不满,对自己有更高标准的追求,想要更高的人格特质。看到别人的成功特别羡慕,认为自己通过努力也能拥有这些。这些想法都造成了内耗。
产生内耗会有两个结果。
对自己的伤害巨大。我向往成功,抱怨失败。但成功与失败是随机发生的,能否成功多数情况不是由我自己决定的,是由外在因素作为主导。当我遭受到失败时,第一反应会否定自己,认为自己很糟糕。接着思考失败的原因,接受惩罚,心情懊恼,认为自己啥也不是。甚至逃避,骂自己去死。这种好胜要强的心理,在平时可以是动力,但在此时变成了无形的压力,让自己跑不掉也甩不掉。
另外一个结果,是对身边的人伤害巨大。我越否定自己,心情越糟糕,对身边人的宽容度越低,对别人的要求变得更高。但是那些人不可能像我一样思考,也不会强迫自己改变,通过失败反省自己。我把要求施加给身边的人,他们渐渐地无法承受。家人无法离开我,就会吵架。朋友可能会远离我,渐渐失去了他。
其实,造成这一切后果的根源是执着。
要想改变,必须学会放弃对任何追求的执着,接受任何状态下的自己。做得优秀时,享受赞美。做得糟糕时,轻松接受。
我常常执着于一件烦恼的事,在脑中来回琢磨,痛苦不已。其实是不会安慰自己,不接受此刻当下的自己。想要变好是可以的,但是谁也不能保证每件事的结果都是好的。好了更好,不好也没关系。愿意优秀很好,但差劲也没什么。
我要学会看清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我是一个普通人,做事有成功必然有失败。成功固然重要,但是不应该排斥失败。
如果我允许这些事发生,就不会再排斥自己了。学会接受,就可以和自己的内心对话了。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让一切顺其自然的发生,并接受它,才是每一个人应该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