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国学 || 唐诗艺术-42

国学 || 唐诗艺术-42

作者: YangSiR说 | 来源:发表于2023-08-25 00:05 被阅读0次
(网图,侵删)

11 唐诗的声律③

近体诗第四方面的特点,便是对偶。在五言/七言的律诗中,一般要求其中间两联需要对偶。当然,我们也有发现,有相当一些唐诗在其首联、或尾联出现对偶,甚至于“全诗皆对偶”的情况也有存在。不过,这只能说是一种例外。

在唐诗中出现“对偶”,能够使唐诗具有“追求形式美、对称美”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近体诗中的“偶对”也就成了它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在后续单独聊一下。在这里就先不谈了。

到这里为止,我们已经弄清楚了近体诗的四个主要方面的规则:篇制、用韵、声调、对偶。这是我们需要弄明白的关于“近体诗”的第一个问题。

下面我们以杜甫的这首《春夜喜雨》为例,来具体分析近体诗的这四个特点。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烛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①先来看这首五言诗的篇制。这首诗共8句,每句五个字,符合近体诗的篇制规定。

②再来看它的用韵。它用了“生、声、明、城”四字。查一下韵书,这四个字都在“下平声、八庚”这个韵部,属于同韵。符合近体诗的用韵规定。

③再来看这首诗的声调。按“规定”,声调在一句之内要求平仄相间,两句之间要求平仄相对。“好雨知时节”用的是仄仄平平仄,“当春乃发生”用的是平平仄仄平。第一句首二字是仄仄,那么第二句首二字就必须是平平。符合近体诗声调的规则。不仅如此,后边的“乃发”对“知时”、“生”对“节”等字,也都符合这一规则。

而在两联之间,下一联的“随风潜入夜”用的是“平平平仄仄”,和上一联后句的“当春乃发生”所用的“平平仄仄平”,基本上是黏合的。这里的“风”和“春”、“入”和“发”的声调,完全一致。到这里我们看到,这前面的两联,是完全黏合的了。

④最后来看这首诗中的偶对。“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野径”对“江船”、“云”对“火”、“俱黑”对“独明”,对仗非常工整。

所以说,杜甫的这首《春夜喜雨》在篇制、用韵、声调、对偶等四个方面,完全符合近体诗的相关规则,所以可以确定,这是一首标准的“五言律诗”。

我们再来看祖咏的《望蓟门》,这是一首七言诗。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这首诗,我们将其声调的平仄式罗列一下的话,就会得出经下结果: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样的一种平仄式,在一句之内、两句之间、联与联之间,都形成了绝妙的相间、相对相黏的关系。而其中的“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这两句,对偶也非常工整。这样的一首“七言律诗”,也就可以很明确地确定下来了。

讲到这里,我们或许还需要了解几个常用的术语。一首五言律诗,总共有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一联的第一句谓之“出句”,第二句称之为“对句”。根据这样的情况,我们在了解一首近体诗时,它的“对句”和“出句”,很显然是相对的关系。而第二联的“出句”和第一联的“对句”之间,必须是一种相黏的关系。不管是“五言诗”还是“七言诗”,都有这样的规律。

以前人们说近体诗很繁杂,难以理解,其实当我们学会了这样的一个规律后发现,“近体诗”应该说还是相对简单的。

相关文章

  • 国学 || 唐诗艺术⑴

    01 唐诗艺术概论①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而唐诗则是这个“诗国”的巅峰。我们提起唐代,首先想到的文学样式大概就是...

  • 国学 || 唐诗艺术⑸

    01 唐诗艺术概论⑤ 了解了唐诗有这样一种“狂热受众”的情形,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唐诗的发展时段”。 唐代总共289...

  • 国学 || 唐诗艺术⑹

    02 唐诗的“情”与“景”① 在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所谓“天人合一”,强调的就是“人与自...

  • 国学 || 唐诗艺术⑺

    02 唐诗的“情”与“景”② 除了“触景生情”这一种表现手法之外,第二种手法就是“移情于景”,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 国学 || 唐诗艺术⑼

    03 唐诗中的比兴手法① 比兴,是诗歌艺术中最常用的两种表现手法,也是诗歌“之所以成为诗歌”的两个重要特征。中国古...

  • 国学 || 唐诗艺术⑾

    03 唐诗中的比兴手法③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兴”。 什么是“兴”?兴就是“借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 国学 || 唐诗艺术⑵

    01 唐诗艺术概论② 接下来我们考察第二个问题,“从唐诗的作家、作品及唐诗的繁荣,与唐诗取得如此艺术成就,这两者之...

  • 国学 || 唐诗艺术⑶

    01 唐诗艺术概论③ 唐代的优秀诗歌非常多,我们随口就能吟诵出一些非常优秀的诗句。 比如“写景”的诗句:“春江潮水...

  • 国学 || 唐诗艺术⑷

    01 唐诗艺术概论④ 前面说到,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唐诗的繁荣、唐诗艺术成就的取得,与受众的审美期待,有着直接...

  • 国学 || 唐诗艺术⑻

    02 唐诗的“情”与“景”③ 除了以上已经讲的几种方式外,唐诗中还有“以哀景托哀情”、“以乐景衬哀情”这样的表现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国学 || 唐诗艺术-4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erg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