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大学生活青春
为做最好的自己,还是《摔跤吧,爸爸》

为做最好的自己,还是《摔跤吧,爸爸》

作者: 垤霞 | 来源:发表于2017-05-16 19:26 被阅读34次

为做最好的自己,还是《摔跤吧,爸爸》

值得分享的影视表达技巧

故事的真实性。《摔跤吧,爸爸》是印度纪实性电影,改编于真实的故事。故事是社会生活中最多产的艺术形式,她以小说、诗歌、影视、歌曲、戏剧甚至广告等形式被人们所接受。我一直认为把故事讲好是一门表达的艺术。而《摔跤吧!爸爸》经过编剧和导演在结构、情节、场景、节拍、主题等方面的艺术加工,兼顾故事的真实性和艺术性增强了与观影者的共鸣和互动。让观影者通过荧幕,沉浸于故事的仪式中,达到艺术知识和文化情感上的满足。

叙述视角的独特性。这部电影的叙述是以旁观者身份的堂哥进行的陈述,这种以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使得影片跨度30年的线性时间发展变得自然;使得从开始爸爸搭建的摔跤场到国际性的赛场,由小到大变化的场景交替显得不突兀;使得里面的爸爸想要男孩却只有女儿等反情节无违和感。总言之,以里面的堂哥作为旁观者的叙述视角让整部影片的发展显得更为灵活多变而又富于真实感。

主题的丰富性。在主题方面,理想审美和政治考虑相得印彰。个人的理想升华为国家的荣誉、自我的独立上升为女权意识、父爱与成长并行等。既丰富复杂又深刻且具有时效性。

故事里的戳泪点和大智慧

为做最好的自己,还是《摔跤吧,爸爸》

梦想与现实的博弈

电影的开始,爸爸Mahavir迫于生活窘迫而放弃摔跤手的梦想。同时在那一刻将自己的梦想寄托于自己的孩子。却不料自己的老婆接连生了四个都是女孩,这是电影情节中出现的反差和冲突。但也是这种反差和冲突促使了情节出现转折时更为精彩,令人印象深刻。

当爸爸Mahavir知道两个女儿在和男孩的打架中胜出,出现了久违的笑容的画面时,就是电影的第一个转折。爸爸Mahavir看到了希望,他快熄灭的梦想被两个女儿重新点燃。开始全心全意、排除万难培养两个女儿成为印度最优秀的摔跤手。

为做最好的自己,还是《摔跤吧,爸爸》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历了快30年的时间,爸爸的梦想在女儿Geeta获得冠军的时刻实现。同时女儿也实现了自我的独立,并且为万千的女性树立最好的榜样。

在这场梦想与现实的博弈中,爸爸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方式赢得了最后“鱼与熊掌兼得”的胜利。

父爱的良苦用心,女儿的不负众望

电影中的爸爸Mahavir并不是把自己的梦想强加于两个女儿身上,那么简单。在印度社会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爸爸必定明白“在印度的社会背景下,培养两个女儿成为最优秀的摔跤手”的艰难。这是史无前例、违背传统、挑战世俗的事。

就如电影所说,爸爸在与全世界对抗,承受所有人的嘲讽。可见爸爸的压力绝不亚于两个女儿。可感动和激励我们的是;这个爸爸笃定了这一条路,便没有给自己和两个女儿任何退路。可刚开始两个女儿是并不了解父亲的,找各种理由向爸爸证明自己不会可能成为摔跤手。导致爸爸还剪掉了她们的头发,故事发展到这里,女孩一直是被动接受爸爸的训练的。在这以后电影安排了两个女孩参加婚礼这一情节,利用里面新娘子和女孩的谈话让故事中的主人公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巧妙地展现于荧屏之上。

在这一情节里,新娘子向两个女孩哭诉,羡慕他们有一个为她们未来考虑的爸爸,并把原因一一告知。这时候两个女孩哭了,开始明白爸爸的良苦用心。从此两个女孩开始由被动转为了主动,第一次战胜了他们的堂哥,第一次明白她们真的不比男孩差。与此相像的后面还有一个情节,就是姐姐Geeta去到国家训练中心后,将自己长长的头发再次剪短。这也是表现主人公由被动转为主动的情节。

为做最好的自己,还是《摔跤吧,爸爸》
为做最好的自己,还是《摔跤吧,爸爸》

值得一提的是,那位新娘子对两个女孩说的话是最后爸爸对Geeta说的“你必须让人们记住你……你就会变成一个很好的榜样……你将不会孤单,无数女孩将会联合起来反抗那些歧视女性的人”的铺垫。由此可见,这部电影编剧的独具匠心。

令我最敬佩的就是爸爸对两个女儿的教育智慧。在电影中,爸爸与教练形成鲜明对比。爸爸的培养方式体现的是“因材施教”,在战略上采取的是“实用不必良于观”以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爸爸培养Geeta是基于她的优势并结合对手的实力进行的,而教练却只顾技巧。爸爸在指导Geeta参加英联邦运动比赛时,爸爸认真分析对手的摔跤视频,做的笔记详细到分秒的情节,令人动容。

爸爸对女儿的无限信任和肯定是女儿成功的原动力,爸爸的针对性训练是助推剂,最后对战前的对手的了解是Geeta最后扭转乾坤获得胜利的关键。

为做最好的自己,还是《摔跤吧,爸爸》
为做最好的自己,还是《摔跤吧,爸爸》

到影片的高潮,爸爸Mahavir被关起来无法亲临现场指导Geeta 与获过两次世界冠军的Angalina决赛。在前两局的比赛中Geeta因爸爸没来而状态不佳,后来电影中出现闪回的镜头。镜头回到小时候,爸爸对她说,爸爸不能时刻保护她,她得学会自救。可见爸爸“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良苦用心。Geeta在那一刻才算是真正的王者,因为她战胜了自己,便所向披靡,在关键时刻得到5分,最终获胜,成为世界冠军。

曾针锋相对,也曾敬而远之、最终泪流满面

影片最让我们感动的莫过于人物的塑造,尤其爸爸这一人物。爸爸这一形象不是扁平化的,是圆形的。电影用了两条线来凸显爸爸的形象。一条是他自身从壮年到中年的发展轨迹;另一条则是两个女儿从少女到世界冠军的成长来对比。

这个父亲从严厉到和蔼到多泪,受过女儿的埋怨,也曾被女儿质疑,当女儿离开他去国家训练中心时体会到作为一个父亲的失落感……在无数个深夜里他曾自责不配做一个父亲。每次看到女儿们受伤,他的内心都在滴血。他一生硬气,却为了女儿能够参加比赛向他人低头请求。最后,女儿长大了,他却老了。

爸爸用他的付出成就了女儿的一生,女儿用自己的不遗余力实现了爸爸的梦想,他们表现出这样令人热泪盈眶的父女情——

他们曾针锋相对,却彼此信任;曾敬而远之,却彼此依赖;最终泪流满面,彼此成就。

为做最好的自己,还是《摔跤吧,爸爸》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做最好的自己,还是《摔跤吧,爸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etr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