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认为大脑是人体的指挥官,自己的行为被大脑操控。但你想过没有,这个观点,是大脑告诉你的。
好在,新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认知角度。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个心理学的新领域——具身认知。它的观点非常具有颠覆性:
身体和大脑的关系是相互的,我们可以利用身体来影响,甚至创造心智。举例来说,人在开心时会微笑;反过来,如果微笑,人也会变得更开心。
《具身认知》,作者:[美] 西恩·贝洛克。
“自己骗自己”会让你更有竞争力?为啥身体能影响大脑呢?其实是因为大脑的bug。大脑依靠收集外界信息做出判断,但它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聪明。很多时候,大脑并不能准确区分信息的真假。所以,当身体刻意将一些错误信息传递给大脑时,它就会信以为真。大脑的构造,也证明了这一点。负责记录人的身体感受和心理感受的,是大脑的同一个区域——脑岛。所以人们常说的“空虚寂寞冷”,是有科学道理的。如果身体感到“冷”,心理就可能“空虚寂寞”;相反,身体感到温暖,心理也会感觉到被接纳。这也启示我们:可以靠改变身体来影响心理。比如孤独时去晒晒太阳,或喝一杯热茶,温暖的身体会让人产生被爱护的感觉。
你甚至想不到,具身认知这个原理,还能用在医疗领域。比如,临床上通过注射肉毒杆菌治疗抑郁症,其实就是让肉毒杆菌麻痹患者的肌肉。一旦眉间的肌肉被麻痹,患者就无法皱眉头,大脑也就接收不到不开心的信号,患者的症状就能得到缓解。
估计你常听人说“擅长乐器的人数学都好”,看似毫无道理,其实是真的。研究证实:手指越灵活的孩子,数学就越好。因为控制手指和处理数字的大脑神经,是相同的。手指越灵活,说明这块神经越发达,思考数学问题时,就能更敏锐、思维更发散。
身体甚至还能影响我们对语言的理解。实验发现,当人们读到与腿、手臂有关的动词,比如踢、捡的时候,控制运动的那片脑区也会被激活。也就是说,控制腿部动作的脑区,同时参与了对“踢”这个词的理解。在这种配合下,人的行为才更协调、高效。
上面这点,也给了我们一个启发:传统“静止”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安静坐在教室,其实不对。要让孩子动起来,让他的身体充分参与学习。
心理学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给两组孩子看同样的故事,第一组被要求用道具表演故事内容,另一组只能把故事读出来。结果发现,前一组的孩子对故事的理解程度,比第二组高得多。
我们常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为啥呢?其实是镜像神经元在起作用。我们所有的行为,都会被编码储存在镜像神经元中,当类似的场景发生时,这套编码就会被触发,我们就能对对方的行为“感同身受”。这也是为什么有人打哈欠,我们也会跟着打哈欠;有人笑,我们也会忍不住大笑。
一些谈判高手会刻意模仿对手的动作,对方抽支烟,他也抽支烟;对方挠挠头,他也挠挠头……其实就是在利用镜像神经元——用和对方同样的行为,激活对方头脑中这种行为的编码,拉近和他的心理距离。
为什么老夫老妻会越来越像?为什么有些夫妻脸部皱纹都长在同一个位置?这其实也和镜像理论相关。夫妻之间共同生活,为了了解对方的情绪,双方都会不由自主地模仿对方的面部表情。久而久之,双方的面容、纹理就会慢慢接近。因此,婚姻的美满度和夫妻的相似度,几乎成正比。
一个人的内在想法,会通过外在动作不自觉地流露,很难掩饰。这就是各种读心术、微表情的理论依据。事实上,我们确实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行为,判断他的内心。比如在电梯里,习惯站在角落的人,性格往往比较内向,缺乏安全感;如果一个人在不停看表、跺脚,他大概率在着急地赶时间。
大脑不是行动的唯一主宰,我们的身体,远比想象得更有潜力。所以想让自己更优秀,不妨刻意去模仿身边优秀的人的行为,用身体倒逼我们思维的转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