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觉得我优秀,外婆对我也寄予厚望。
在我吃饭很凶的年岁里,外婆从来不会说我吃饭无节制,反而很明事理地说我正处在在长身体的阶段,不多吃一点,哪有力气学习啊。她还举了她们家附近的一位大哥哥的例子,说他小时候也是大碗大碗地吃饭,但是吃饱饭并不影响他刻苦学习,最终考上了名牌大学,未来还会有好的工作分配。
时间一年一年的过去,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与外婆的往来也越来越少。
后来,如外婆所愿,因为学习努力我考上了县里最好的高中,又为家里人长了一次脸。虽然节约的习惯仍然在坚持,可学习就没有初中那么拔尖了。县中学汇聚的都是全县的学习精英,自己只是一方小镇的精英,相比之下就相形见绌。
由于高中学习繁忙,加上身体的一些毛病,就更少去看望外婆了。也正因为这些状况,导致我高考名落孙山,也没有选择复读,而是上了省城的一所专科学校。
考上大学办酒席,外公外婆也来了,外婆心中一直的期望终于成真了。虽然表面上,我们都是大学,可我的表现却不如外婆给我讲的故事里考上名牌大学的那个他,心里不免惭愧不已。
可外婆年事已高,能看到我上大学办喜事,估计已经心满意足,脸上也挂满了笑容:“这个外孙有出息了,考上了大学,是孙儿辈分里第一个大学生哦,我心里高兴,也替他感到骄傲!”
由于客人太多,只记得外公外婆跟妈妈娘家的几个舅舅一起来回,中间照了二三个会面,外婆一个劲儿地夸我,“好啊,我的儿,考上大学了,以后就跟你舅舅一样吃商品粮,有出息了”。
商品粮,是外婆常常给我讲的鼓励我的舅舅的故事,说的是舅舅通过当兵,表现优秀,一步一步从一个普通士兵升为班长、排长、连长,转业后分配到国家单位,吃商品粮。八九十年代,吃商品粮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因为不是一般人能买得起粮食。小时候一直听不懂“商品粮”到底是什么东西,后来才知道就是花钱买的粮食,因为以前大部分地区都是自己种粮食吃,物质匮乏,根本没钱买粮食。市场经济之后,商品买卖才越来越兴盛,到如今,家家户户都吃商品粮,农村地区也有将种的粮食卖掉后,再买好一点的粮食吃,只可惜外婆看不到了。
圆了这个梦想,其实在外婆心中还有一个寄托在我身上的梦想,她对我说,“现在上大学是看到了,不知道还能不能看到我的乖乖过成人礼(对结婚的一种地方称呼)。“一边又摇了摇头,”哎呀,怕是等不到了。”
当时觉得,外婆这样的期盼纯真、美好,希望这个懂事的乖孙儿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可岁月不饶人,让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等不到见证幸福的那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