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上课,人有些焦虑。
比如,昨天一上课,我就说我坚决不生气哈。结果一清理作业,就有近10位没有做或没有完成。我已经做出了承诺,就只要遵守。所以安排好已经完成的孩子做小组分享后,我和几位家之有了沟通。好些孩子的确需要经常敲还要“打”,方可让他变得“乖巧”一些。
但是,自己千万不能生气,这是原则。
今天下午,我在教室里批改作业,语文课,孩子们在完成小作文练习,好像是结尾要用上:我鼻子一酸……孩子们先是独立写了十几分钟,然后请孩子们自主分享。
我很好奇,他们会写些啥,所以我竖起耳朵听他们的分享。
第一位分享的是小豆子。她的观察和描述都细致入微,体现了对父母关爱,深深的感悟和感激。语文老师让她回家读给她的父母听,我想定能打动她父母的心。
第二位分享的是小郑。他分享了一次考试成绩是78分后,自己的心理活动,以及动作表现,先是拍打桌子,然后是将卷子折了又折,还两项到回家要遭父母的责骂,突然“鼻子一酸”。哈,这描写,绝了。
第三位分享的是子恩。她分享了刚刚发生的一件事,同桌弄了她的橡皮,她觉得很不舒服。我上课观察到了,下课来问她,她半天不说。当然从我问开始,她就真的是“鼻子一酸”,哭了出来。我叫过她的同桌,当面解决了这件事。这种真实的“鼻子一酸”的感觉,很有现场感。
后来,我去偷偷看了几位孩子的作文。有的孩子,看到我去,很大方的拿给我看,有的孩子呢,一定要挡住,生怕我看到。我太懂他们了,也就不勉强他们。我看了4个孩子的,就有3个孩子写的是因为一件自己心爱的物品要送人,那种不舍的感情,会“鼻子一酸……”
托管时,我说你们要安静哦,不然有的孩子一会要“鼻子一酸”,孩子们哈哈笑。
有的孩子说:“老师,你用错地方了。”
我说:“我还没有说完呢!如果托管不安静,那么我可能会留下你,到时你看到别人都走了,你一定会鼻子一酸。”“哈哈……”
我继续说:“可能还有,你看到别人的作业都完成了,可自己回家还要完成作业,没有了玩耍的时间,那你一定会鼻子一酸。”又是一阵“哈哈……”
其实,不止孩子会“鼻子一酸”,当老师“鼻子一酸”的时候,也是大有场景的。
比如,你针对学生的错误,在黑板上评讲之后,将正确的做法和思路都写在了黑板上。你以为,孩子们会都听进去了,结果是你的一厢情愿。
比如,你一直在让孩子不懂的来问你,可有的磨蹭的孩子,就一直不来问。直到后来,看逃不过了,才跑来问你。
比如,你刚讲了一道题型,让她接着做,她又一脸懵逼,你再讲一遍,她还是仿若外星人般的存在。
比如,昨天回家之前,他的作业是那个样子,今天早上交过来,还是原样。
……
当老师,需要锻炼自己有强大的心脏,才能如医生所说:不生气。
遇到这样的事件,只能一个一个的磨,尽我的全力吧。
把“鼻子一酸”化成强大的向上的动力,是职业之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