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写了《边界感》,字里行间一路谴责一些父母缺少边界感,既害了自己,又误了孩子。始料未及的,今天我就犯错了,用实际行动当了一次“当止则止,人生不耻”的反面典型!
上午爸爸和女儿去超市采购年货,我在家和面准备包包子,儿子写了一会作业,然后打开电脑上网课。
我正忙碌着,接到女儿信息:买的东西太多了,让老弟下来接我们。我看儿子正在上课,便没和儿子商量就自作主张直接回复了女儿:“他在上课,你们少拿点回来吧,吃完饭再过去拿!”
我继续忙碌。爸爸和女儿开锁进门,看到儿子正在玩游戏,爸爸的“火药桶”就立马爆炸了:“你不去跟着采购,也不下去帮忙拿东西,你玩游戏,你太不像话了!”
我一看,完了!爸爸和姐姐进门时儿子确实正在玩游戏!为了避免冲突升级,我又赶紧替儿子辩解,说刚才他确实在上课。其实我刚才不让儿子出门主要是感觉外边太冷了,作为母亲本能对儿子的庇护,不忍心让他冻一趟。可是儿子不但不领情,还当场“打脸”老妈——
“我下课了,为什么不能玩游戏?你们也没说让我去接你们啊?”
我这个后悔啊,我不该擅自替儿子做决定,我模糊了和儿子应有的“边界”,本来这件事我应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爸爸和姐姐让他去接,他去或者不去,是他们仨的事,和我无关。我真是作茧自缚,自讨苦吃,儿子话音落地,爸爸就直接调转枪头对我来了——“都是你瞎掺和,都是你的事!”
好吧,我错了!我是关心则乱,没事找事!我一定记住这次教训,从今天起我要时刻提醒自己,树立清晰的“边界感”,儿子是儿子,我是我,儿子15岁了,虽然他还是未成年人,但在法律意义上他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了,事实上,儿子比较早熟,他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事情,我不能再包办代替了!
此文权当我的检讨吧!引以为戒!
网友评论